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始皇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左丞相李斯的反对话语。
    秦王赵政目光微动,并不急着表态,继续耐心听他讲述分封制与郡县制之间的优劣之处。
    满朝文武大臣,以及秦王政本人,就听到李斯继续上奏。
    表明态度,辨明理由。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听到左丞相李斯的这番话语。
    秦王政顿时微微颔首,道:“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此后,便以郡县制当立。”
    有了秦王正式表态,这满朝的文臣武将,皆弯腰行礼,拱手作揖。
    表示同意秦王政之意。
    “臣,遵旨!”
    商谈确定好新秦国秦朝以后的主体制度情况。
    紧接着,众人就整个秦朝辽阔疆域,开始着手划分确立郡县制情况。一番商议,化秦朝整体为三十六郡。
    并对每一郡的命名,进行现场确认划分。
    其分别为: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三川郡、东郡、颍川郡、南阳郡、南郡、九江郡、泗水郡、巨鹿郡、齐郡、琅邪郡、会稽郡、汉中郡、蜀郡、巴郡、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hd郡、砀郡、薛郡、长沙郡。
    而在每一郡内部,又以所在位置,疆域大小等诸多因素。
    划分为不同的下辖县城。
    郡置守、尉、监不同职位。更名民曰“黔首”。
    依靠不同的县城,以及不同的郡,共同组成了全新的秦朝疆域范围。
    等到确定好郡县制的命名以及划分之后。
    随后,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人,再度出列。众多大臣来到大殿中央,齐齐向秦王政拱手作揖。
    然后开始大声告慰请示。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听到李斯、冯去疾、冯劫等人的共同进言。
    端坐于高台座椅上的秦王赵政,暗自一阵沉吟思考,心中有了最终决定,忽而说道:“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朕为初始,曰始皇帝。”
    “他如议。”
    “臣遵旨!”
    满朝文武大臣再度躬身行礼,齐声回应。
    追尊秦庄襄王子楚为太上皇。
    追尊秦太后赵姬为帝太后。
    随后,秦王政再度出言,道:“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众多文武臣子听闻此言,纷纷欣然回应出声。
    表示自己极为赞同。
    但无论是“始皇帝”的称谓,还是皇帝的自称“朕”,以及郡县制的大范围推广确定等事情,皆要在建朝大典之后展开。
    在那新时代的建朝大典上。
    现在的秦王赵政,要正式再度登基一次。这一次,将是以始皇帝的身份进行登基,为秦朝之主。
    届时,方为此时所议制度、称谓的公告使用之日。
    “启禀王上!”御史大夫冯劫出列,来到大殿中央位置,向秦王赵政躬身行礼,双手作揖,道:“为消前朝遗留隐患,以防后来者仿而为之。”
    “臣建议,以天地五行相克相生之论,订立我秦国之继承正统。”
    “彻底消除前朝周朝的种种遗留。”
    “可!”秦王赵政听闻此言,微微颔首示意。
    表示自己同意此事。
    紧接着,满朝的文武臣子,开始就此事进行议事。
    最终很快确定下最终的相关结果。
    以秦王赵政为主,订立决定。推行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
    方今乃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
    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
    ……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
    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
    ……
    很快,一项又一项全新的措施,接连不断在秦国的文武臣子商议中,被提议确定下来。
    从前朝遗留问题,再到中原各国的种种。
    乃至整个武林江湖上的事情。
    无一例外,皆初步订立下符合新时代作风的规矩,只等秦王赵政正式登记成为始皇帝之时,一同推广。
    直到最后。
    由左丞相李斯再度进言,提起了另外一件重要事情。
    “启奏陛下!”
    “既以一字并肩王暨武隆侯原魏国封地,是为东郡。”
    “此郡内部治理,乃及一字并肩王麾下披甲军,是否进行另行举措?”
    “不必,一切以郡县制为主。”秦王赵政端坐于座椅上,眸光平静,镇定自若,道:“且迁徙富户之事,越过朝歌便可。”
    “寡人能够有今日,一字并肩王当年之种种举措,皆有巨大助力。”
    “因有诺,故让之。”
    满朝文武大臣听到这番话语,便不在此事上多做纠缠。
    默认下秦王赵政的命令。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