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气。
    与被打残打死的高句丽、百济完全不同。
    至于倭国,虽然经历了战乱,但倭国地盘够大,人口也比新罗多,之前的破落贵族也没清理干净,应该还能搜罗一些可战之兵。
    而且倭国还有那个神出鬼没的神道教。
    程务挺看了一眼苏大为道:“按郡公方才所说,安东都护兵力不足,无法守住所有防线,但若以高侃为总管,征召渤海、靺鞨、契丹等各族仆从军,那兵力不足的问题便解决了。”
    除了解决兵力,还有一个好处便是。
    仆从军向来自带干粮。
    唐军不用准备这些人的粮草。
    非常的省钱。
    而且做为客军,这些仆从作战非常凶狠。
    不凶狠不行。
    都自带干粮了,如果不能打胜仗,抢掠一番。
    这些仆从是会破产的。
    谁家也没余粮。
    “正面靠仆从可以稳固防线,叛军没有人数优势,就无法再推进战线。”
    程务挺手中竹枝沿着渤海划了一下:“这时,我军以高侃率领精锐,可直捣新罗人国都,将其攻占,这样,新罗人的威胁便可解除。”
    殿上的议论声更大了。
    武媚娘凤眸顺着程务挺的竹枝看向标示为新罗的地界。
    幽幽道:“昔年苏定方为灭百济,出动大军十万,大小战船七百余艘,粮草不计其数,后方民夫力工,至少三十余万人,此次要灭新罗,需多少人?”
    虽然没有直接质疑,但这话,其实就是在说,朝廷对新罗依然需要大费周张。
    灭国之战,没那么容易。
    “太后。”
    苏大为行礼道:“对付新罗,倒不用像当年百济一样,新罗只所以强,只因为当年他们的精锐兵马,并没有遭到重创。
    唐军以大船渡海,直插新罗首都。
    然后便可以围点打援,将他们的精锐打掉。
    打去精锐后,新罗便不足为虑。
    万里海疆,处处都是我军战场。
    我们想打则打,想走则走。”
    这话说得,令年轻的李弘不由热血沸腾。
    忍不住鼓掌道:“苏郡公所言甚善。”
    “稍待。”
    武媚娘玉掌轻抬:“若要用此策,那远征新罗的将领一定要熟悉水战,而且能力出众,谁可为之?”
    苏大为不假思索道:“昔年臣在对百济作战时,曾与将军刘仁愿一起携手,深知此人之能,愿举荐刘仁愿为将。”
    说完又看向身旁的程务挺:“程务挺可为副。”
    一听此言,程务挺大喜,忙叉手行礼以示感激。
    相比西面崛起的大食帝国。
    东面那些叛军,只能算小杂鱼。
    武媚娘前后思量,微微颔首:“善。”
    然后目视苏大为:“那依你之见,需要出动多少兵马?”
    “若是我领兵,万人足矣,考虑周全的话,应当发精兵两万。”
    “兵从何处出?”
    大唐天下府兵,大半都在关中。
    关中遭灾那情况,如今基本是抽调不出什么人手了。
    苏大为对此早有预料,成竹在胸道:“当年太宗为了防备高句丽,以及对辽东用兵,在此方向设了数十折冲府。
    此次对辽东出兵,从这些折冲府征召,足够应付。”
    “粮草?”
    “我在兵部有过计算,比起关中,江都荆扬收成还算安定,略有富余。派战船沿江出海,沿路便可征召粮草,只须朝廷一纸调令。
    人力、辎重,兵甲,沿路都可备齐。”
    听苏大为这么一说,武媚娘的眉眼一时柔和下来。
    方才脸上笼的寒霜稍敛。
    对上位者来说。
    办事是第一位的。
    苏大为不但能办事,还懂得怎么节省。
    若按他这么说,关中可不动一兵一卒,只用一纸调令,遣一些军将,便能将此次辽东叛军解决。
    哪怕最挑剔的老板,也挑不出毛病。
    “且慢。”
    就在此时,一直没出声的狄仁杰忽然出列道:“敢问苏尚书,方才所说辽东叛乱,除了新罗,还有倭国在后方支持。
    新罗这里派刘仁愿出兵。
    那倭国如何?”
    被狄仁杰一提醒,李弘和武媚娘也反应过来。
    众人目光再一次集中在苏大为身上。
    “爱卿有何策?”
    “倭国距离新罗颇近,的确不可不防,但现在要多抽调人手,也不太容易。”
    苏大为略一沉吟道:“我记得我昔年麾下娄师德是荆扬人,这两年他应该是回荆扬了吧?”
    武媚娘皱眉,在脑海中回忆娄师德此人。
    李弘在一旁道:“他现为扬州司马。”
    “那就好办了。”
    苏大为抚掌笑道:“昔年臣征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