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些有关读书的细节放到新书《重生》里,很是激动。
不仅有问必答,还提出了许多池非没有想过也不知道的事给他作参考,简直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池非在写江铭在私塾读书的部分时,才能够把各种细节描写得巨细无遗,让人有种仿佛自己也在私塾里读书的错觉。
实际上,相比于其他地方,京城本地上过私塾读过几年书的人还是很多的,因此识字的人也远比其他地方要多得多。
只不过真正会走科举这条路的人很少,因为这条路实在太艰难了。
大多数家长让孩子去私塾读书,只是不想让孩子做个睁眼瞎而已,另外期望孩子长大后能因为识字而找到一份比较轻松体面的工作而已。
正因为池非写得足够真实详细,所以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上过私塾的人都产生了一种十分怀念的感觉,回忆起了自己当年在私塾里上课的情景。
许多人甚至还清楚记得自己因为没做好功课,而被先生打手板的光景。
当时觉得很痛,甚至想哭,但现在想起来却感到十分的温馨和怀念。
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曾经活过一世的江铭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远比其他孩子学得更加认真和刻苦。
别人练字的时候可能最多写五、六遍,而他却会自动自觉地练上二、三十遍,直至确定自己不会忘记为止。
江铭虽然不是天才,但经过这样刻苦自觉的学习,他的成绩很快就从众多同龄学生当中脱颖而出,成了师长眼中的好学生。
至此,第二章结束,全篇一共一万字左右,光是写江铭在私塾读书的部分就写了将近六千字。
对于这么详细的描写,读者们不仅不觉得冗长无聊,反而看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看到江铭刻苦读书的各种细节描写时,读者们都被这种充满励志的故事情节给深深打动了。都想再看下去,可惜没有了,只能无奈地等第三期文学报上市。
还好文学报不像《仙侠》的话本一样,要一个月才上市一卷,而是每隔几天就会发行新的报纸,这极大地缓解了读者们焦急的情绪。
随着《重生》第二章的更新,文学报再度迎来了一波销量高潮。
从第二期报纸上市之后五天过去了,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售出了三千多份报纸,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同样地,打在第二期报纸上的广告一经推出,随缘皂店的销量立刻有了明显提升。
店里的马掌柜和张帐房以为这广告是东家特意花钱打的,都对池非这一英明决定赞不绝口。
不知道怎么解释的池非,只好厚着脸皮接受了他们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