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女作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不排除有些男人因为长得比较清秀和阴柔,会使人误以为是个女人。
    但池非通过对方的面相、骨架、喉结、胸部等部位观察,可以确定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年轻女子,而并非一个长得像女人的男人。
    另外从对方身上穿的那件袖口磨损严重、洗得发白的衣服,以及面有菜色的情况来看,这个女子显然过得颇为拮据和窘迫。
    对方进来后,显得有些不太自在和紧张,但还是略低着头尽量保持镇定。
    当张小娥放下茶水准备离开客厅时,池非却叫住了她,让她在一边等着。
    有些一根筋的张小娥虽然不解,但还是很听话地站在当家旁边。
    因为多了张小娥这个女生在,那个女子明显放松了不少,并且有些感激地看了池非一眼。
    她知道,这个年轻得过份的报社东家一定已经看出她的女子身份,所以才特意让一个侍女留下来,避免了孤男寡女的尴尬局面。
    因为池非的这个贴心举动,蓝晴顿时对他产生了一些好感。
    池非开门见山地问:“在下既是文学报的东家,也是报社的主编,蓝先生可以叫我苏主编。敢问蓝先生是来敝社投稿的吗?”
    “是的。我看到文学报上的告示,正好我自己写了一个故事,所以就想来投稿试试。”
    “请问蓝先生之前有没有把稿子给其他书坊看过?”
    蓝晴犹豫了一下才说:“有的。之前曾经给两家书坊掌柜看过。”
    “结果如何?”
    “他们没有收,说不适合出版。”
    看着她有些尴尬的表情,池非坦然道:“能把稿子给我看一下吗?”
    “当然可以,请苏主编过目。”蓝晴把装在布包里的一大叠手稿拿出来双手递过去。
    接过手稿后,池非发现这些稿子已经很细心地用线装订在一起,不仅容易翻阅,而且不会弄散。
    池非没有客气,直接翻开慢慢看了起来。
    蓝晴不敢看他的表情,只是低下头有些紧张地不断搓着手,犹如一个等待判决结果的人一样。
    因为手稿的字数不算少,足有十六、七万字之多,池非虽然看得很快,但还是足足看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全部看完。
    看完以后,他知道那两家书坊为什么不愿买下这稿子了。
    因为这是一篇女主文,也就是完全以女主角的视角所展开的故事。
    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古代社会,这样的稿子确实是个奇葩,可以说极其少见。
    平心而论,这稿子不管是文笔还是故事流畅度,都可以说是上乘之作。
    池非敢断定,这稿子肯定改了不止三四遍。否则以一个新手来说,是不太可能把剧情写得如此流畅的。
    而且这稿子所用的写法明显模仿了《梁祝》的白话文写法,而且算是模仿得比较好的那种。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出身于大夫世家的女子,名叫阮晴。
    自幼母亲早逝,家里只有父亲和一个年长七岁的哥哥。
    阮晴因为对医术感兴趣,从小就和哥哥一起跟着父亲学医。
    她父亲刚开始以为女儿学医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她不仅坚持下来,而且学得比她哥哥还好。可见她是真有这方面的天赋。
    可惜阮晴毕竟是个女孩子,不方便像男大夫一样抛头露脸地行医。
    所以她父亲让她专攻妇科,以女病人为诊治对象。
    这样一旦有些妇人得了妇科病的时候,男大夫不方便诊治的话,就可以让她去帮忙查看。
    阮晴小的时候,父亲就为她订了一门娃娃亲。
    男方是一户地主之家,家里有几百亩良田,订婚的对象是他家的独生子。
    原本两家说好,等阮晴及笄后就嫁过去,以结百年之好。
    可是阮晴的父亲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阮晴要守孝三年。
    她父亲刚一走,男方家的态度就开始变了,不再谈起成亲的事,甚至很少再来往。
    等阮晴守完孝后,男方干脆提出解除婚约。
    原来,那个地主想跟当地县丞结为亲家,让自己的独生子去娶县丞家的女儿为妻,所以才想跟阮家解除婚约。
    如果阮晴的父亲还在生的话,可能那地主不敢这样做。因为阮晴的父亲与县令是旧识,曾经帮他医治过顽疾。
    但如今阮晴的父亲已经过世,那个与他相熟的县令又已经调任,所谓人走茶凉,男方就无所顾忌了。
    阮晴的哥哥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想去男方家取回公道,可是却被阮晴阻止了。
    一来阮晴不想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二来她也不想嫁到那种势利的人家,还不如别去管他。
    虽然知道这椿婚事的人不算多,但男方家与县丞家办喜事那天,阮晴一家还是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
    这个世道对女子是很苛刻的,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