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医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个领头的学生为了逃脱处罚,故意隐瞒事实,只说是周海清无缘无故先动手的。
    其他学生因为心里也多少有些妒嫉周海清,所以没有人愿意为他说话,更没有人愿意为他作证。
    就在周海清百口莫辩之时,江铭却突然挺身而出站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听江铭说完后,师长立刻质问其他学生事情是否真是这样。
    面对师长的质问,其他学生只好承认确有其事。
    师长十分生气地去找塾长,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由于这件事闹得很大,事后周海清因为先动手打人被罚了十下戒尺,并抄书一百遍。
    而那个辱骂周海清母亲的学生,却被塾长直接开除了。
    当那个学生的家长来大吵大闹的时候,塾长当着所有人的面十分严厉地说:这种辱人父母的无德之人,不配做长春私塾的学生。
    最后那个家长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儿子离开了。
    自此以后,其他对周海清心存妒嫉的学生再也不敢随意挑衅和出言讽刺,以免成为另一个被赶出去的人。
    而周海清因为感激江铭的挺身而出,真诚向他道谢。两人并因此成为了好朋友。
    有一次江铭因为借书的关系来到了周海清的家。看到他的家果然十分简陋破旧,而年幼的周海清也因为被好友看到自己家这个样子而感到有些难堪和尴尬。
    然而江铭上辈子连乞丐都做过,再破的房子能比乞丐窝更差?所以他十分坦然地进他家坐。
    周海清看到好友是真的不在意,这才放下了心理包袱,不再害怕好友来自己家,有时还会主动邀请他过来一起读书。
    两人熟悉以后,周海清的母亲看到儿子终于有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龄伙伴,也感到很高兴。每次江铭来的时候,都会尽其所能地招待他。
    有一次江铭实在推却不了,就在周海清家里吃了一顿饭。周海清的母亲特意给他们做了一条鱼,上完菜后,她却说有事自己一个人离开了,让他们两人在家吃饭。
    吃完饭后,江铭就离开了。走到半路的时候,他忽然想起自己忘了东西没拿,于是就重新回到了周海清家。
    当他从外面经过厨房的时候,忽然看到周海清的母亲躲在厨房里一个人吃饭。
    她吃的饭并非他们刚刚所吃的白米饭,而是难以入口的糠米。而她所吃的菜,竟然就是他们刚刚吃剩下的鱼骨。
    至于她刚刚说有事离开,显然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她是怕菜不够三个人吃,所以才自己一个人出去的。
    看到这一幕,江铭被这种纯粹的母爱所深深打动了。
    原来一个母亲可以为自己的孩子付出这么多,却在背后默默地忍受着一切。
    周海清虽然没有父亲,但他却有一个爱他至深的母亲,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然而两个月后,周海清却告诉他一件让他不敢相信的事。
    原来,周海清的母亲并非他的亲生母亲,而是他的继母。
    当初周海清的父亲把她娶回来的时候,周海清也十分抗拒这个继母,根本不愿意接受她。
    然而他的继母却一直对他关怀备至,丝毫不怪他的反抗。
    直到有一天下午,他们隔壁家的房子忽然着火了,而且火势一发不可收拾,迅速漫延到其他房子,他们家就是被波及到的房子之一。
    周海清的父亲当时正在房间里午睡,直接被浓烟熏死在里面。
    周海清的继母赶到家时,整间房子已经被烧成了火海。
    还好当时周海清正在另一个房间,那里还没被烧到,他只能隔着窗子大声呼救。
    然而火势太大,外面的人就算听到了他的求救声,也无能为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海清的继母不顾众人的阻拦,直接冲进屋里去救他。
    经过九死一生的抢救,周海清的继母终于成功把周海清救了出来,但她半边脸却被大火烧伤了,这才导致她的脸变成如今这副可怕的样子。
    从此以后,周海清和继母两人相依为命。
    所谓患难见真情,经过这一劫的周海清也放下了全部芥蒂,真心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娘亲。
    在听完整件事的经过后,江铭的心情十分复杂。
    他原以为天下所有继母都跟茶氏一样,都是些自私自利的女人。
    但周海清的事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并非所有继母都是这样的人,也有像周海清的继母那样伟大无私的女人。
    只不过他运气不好,让一个阴险毒辣的女人当了他的继母而已。
    这就是第四章的全部内容,一共一万一千字。
    池非特意加入周海清的继母这个角色,其实是为了给“继母”这个身份正名。
    俗话常说:有了继母就会有继父。还有最毒继母心之类的说法。
    毕竟一个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一个是别人生的孩子,当然会优先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
    一些心肠不好的继母,甚至会苛待甚至迫害原配的孩子,这种事并不少见。
    因此在许多人眼中,继母这个身份实在不讨好,经常会被人贴上各种不好的标签。
    但事无绝对,这世上难道就不存在对继子好,甚至将其视若己出的好继母吗?
    答案肯定是有的,只是比较少而已。
    但就算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个,甚至一千个人中只有一个这样的好继母,池非也觉得有责任为她们正名。
    正如现代社会有人因为扶老人被讹,就一口断定所有老人都不应该扶吗?
    这是一个伪命题。
    他很赞成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那种会讹人的老人,多半年轻的时候就是个心术不正的人,所以老了才会干出这种事来。
    所以同样道理,一个会苛待甚至迫害原配孩子的继母,只能说明她本身就不是一个好人而已。就算她不当继母,也不会变成好人。
    因此池非才特意写这一章为继母这个身份正名。
    他不想因为自己写的小说,而让那些心地善良的好继母背上莫须有的骂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