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么多犯官女眷往西南这边送。
军中女人一多,很容易导致军心涣散的,难道国公爷自己不清楚的吗?
关于这件事,邓狗子倒是错怪安国公了,其实安国公本人并不知情。
由于二皇子刚登基,安国公需要筹划准备的事情实在太多,根本无暇分心去管其他事。
当初刑部对于这些犯官女眷的处置,完全是出于讨好谢家的份上才特意把这么多官伎发往西南大营的。
因为对于各地卫所来说,官伎是极受当地官兵欢迎的,往往是供不应求要抢破头的。
此时谢家权倾朝野,风头无两,刚刚才被清洗过一轮的刑部自然想要尽力讨好谢家,于是才有了这样的安排。
安国公的侄孙谢长平倒是知道这件事的,但他觉得这对于西南大营来说是件好事,于是他不仅不责怪刑部的官员多事,反而还大加赞赏。
这无疑更加刺激了这些官员,于是他们不断把更多缉事府“清理”过的犯官女眷作为官伎发往西南,其他地方卫所却一个都不给。
邓狗子并非圣人,他也有生理需要,也曾光顾过伎营。
但在见过那些官伎满身秽物、犹如死人一般表情麻木地躺在那里任人凌辱时,他突然觉得一阵反胃,然后转身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来过那里。
他不敢想象,如果自己的妻女有朝一日落到同样的下场,他会有何感想,估计真是死了也不会瞑目吧。这个设想让他不寒而栗。
草草结束操练后,邓狗子回到自己营帐休息时仍然心绪不宁,很想做点什么。
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他想写封信给国公爷,把西南大营如今的情况跟他汇报一下,希望他可以管一管。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那是因为国公爷对他有知遇之恩。是国公爷看他作战勇猛,将他从一个普通小兵提拔为小旗、然后是旗长,最后变成百户的。
也是国公爷叫他要学会识字和写字,只有识字了才看得懂兵书,这样日后才有更好的前程。
他全都照做了,花了几年时间不仅逐渐学会了认字,而且兵书也看了好几本,深觉大有裨益。
国公爷说得没错,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光靠勇猛是不行的,还必须要识字和多读书才行。
正因为国公爷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不想国公爷一手培养起来的西南军就这样糜烂下去,于是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在认真考虑了一会之后,他终于决定就这样做,应该尽快把信写出来送往国公爷那里。
打定主意后,他连饭也顾不上吃了,开始冥思苦想这信应该怎么写。
他虽然识字,也能勉强看得懂兵书,但还真没试过亲自写信,尤其这封信要寄的人还是身份高贵的国公爷。
他怕自己写得不好,惹恼了国公爷。
于是他开始一边翻书一边尽量找些文雅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直折腾到深夜时分,他东凑西凑也只写了百来字而已。
而且改了一次又一次,搞得床边到处都是废弃的信纸。
就在他还在努力构思着这封信时,忽然他感到地面产生了震动。
他刚开始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但很快他发现地面是真的发生了震动。
这种震动极富规律,而且越来越近,绝非地龙翻身。
邓狗子忽然想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可能:这会不会是有大批人马正在靠近?
想到这里,他顿时脸色一变,立刻冲出营帐想搞清楚外面的状况。
等他走出营地的时候,立刻见到了让他双目喷火的一幕:只见高高的哨台上,负责放哨的士兵正在大打瞌睡,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不仅是这些哨兵,周围负责巡逻的士兵也在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聊天或偷懒。
这种情况换作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但这几个月以来,由于高级军官们全都沉浸在温柔乡里疏于管教,导致底下的士兵变得越来越懒散。
再加上西南地区已经多年没经历过大战,这更加使得士兵们放松了警惕。
邓狗子此时已经顾不得训斥这些士兵,因为他已经可以肯定,确实有大批人马正以极快的速度冲过来。
“敌袭!敌袭!快敲警钟,快!”邓狗子一边大叫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冲到警钟那边用力敲了起来。
刺耳的钟声很快响彻了整个营区,把许多还在睡梦当中的士兵惊醒。
“敌袭!敌袭!快戒备,快准备应战,快!”邓狗子一边敲钟一边大声叫着。
然而相对于他的万分紧张,许多被惊醒的士兵却还在手忙脚乱地穿着衣服鞋袜。
由于营房灯火昏暗,不少人在慌乱中甚至还跟同僚撞在了一起,场面更加混乱。
也难怪这些士兵这么拖拉混乱,实在是因为西南地区已经多年未经大战,最多就是偶尔出兵清剿流窜的长毛族而已。
再加上这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