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26/我的国,幸渡1《三》
家中的生活,一如既往,不过却是田园式的悠闲和宁静,一天又一天,亲人们的回归,回归的久违许久的热闹,点亮了冷清太久的心田。
村里人也都陆续回来了,经常会到隔壁堂哥家去玩,看看电视,聊聊天。
我们家陈设很简单,什么都没有,东西都在城市里,附近的亲朋好友亲人们也是经常聚在我们家,或聊天或嬉闹。
“四婶,又在忙活家务呢。”大清晨,嫂子抱着她的小女儿在东屋门前,看着母亲在大灶台前忙活着。
母亲回到老家是绝对闲不住的主,忙这忙那忙前忙后的,父亲在旁边帮忙。
跟着后面忙里忙外的,真可谓是妇唱夫随啊!很温馨甜蜜的一对。
父亲性格比较憨厚实在,不怎么会说话,谈吐也是笨笨的,很可爱,挺喜欢逗弄他的,反正他也说不过我。
他与我争论的后果,就是会灰头土脸地脱逃,看着他狼狈的可爱模样,总是忍不住偷笑。
很喜欢逗弄傻傻的老爸,感觉很有意思,也很幸福。
不过老爸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对人真诚,干活实在,虽然被别人欺骗或惹到,他总是没头没脑乱七八糟地抱怨。
说这个世界太黑暗啦,人得学会耍坏,得会一点缼哄诈啥的,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
虽然嘴上这样说,不过做起事来,总是傻傻的,无可救药的实在人。
“唉!没办法,快过年啦,得收拾收拾,一年没回来过,大锅得刷刷,锅沿得擦擦,房间得大扫除一下,不然咋住人呀。”母亲苦笑着回应。
“也是,的确得收拾一下哈。”嫂子点点头道。
“小波呢,这都大早上了,还没起床嘛?”嫂子瞅瞅厨房又瞅瞅院子,目光落在北屋的正房一端的窗口处,遮着淡粉色的窗帘。
庄里普遍都是四合院式的建筑群,我们家里有三间房,一间车棚屋,一处大门伴着一座门棚廊,典型的北方建筑。
“你说小波啊,早起来到地里跑步去啦,为了减肥可谓是豁出去的态度啊,不跑个一两个小时,不会回来的,他是指靠不上帮忙喽~”
母亲摇摇头道。
“哦,又出去跑步啦,小波,每年回来,早上的习惯都没有变呢,还在坚持啊。”嫂子面容温和地笑了笑。
“要不你们到我家去吃饭吧,家中锅里烧着饭呢,做的比较多。”嫂子邀请道。
“不用了,正屋里的灶上热着包子和汤呢,我们把燃气灶带回来了,也方便,没事。”母亲语气委婉地拒绝了。
“哦,灶带回来了啊,嗯,那样做些简单的饭,也是方便些了。”
“嗯,对,每年都会带着灶和天然气罐回来,不至于回来吃不上热饭。”
“还是四婶厉害,想的面面俱到的。”
“过日子吗,什么都要去想一点,这样才不会陷入窘境嘛。”
嫂子笑着点了点头。
“好,那你们忙活吧哈,我那家中锅里的饭应该烧的也差不多了,帅那家伙还没起床,指望不上他掀锅,还是赶紧回去掀锅吧。”
“行,赶紧回去吧,这里没啥事,我们这锅里也快差不多了,一会也该吃饭啦,去吧,看着小家伙也饿坏了。”
早晨起来总是母亲和父亲忙碌的身影,父亲忙着劈柴禾捡柴禾的,然后把大灶台烧起来,母亲忙着做饭。
转眼临近过年啦,父母变得更加忙碌了,要操办各类年货什么的。。
嫂子也是偶尔过来帮帮忙,她家也得操置年货,嫂子干活很麻利,这就是年轻的好处。
干什么都很快,转眼间父母又都长了一岁,在四十出头里越走越远。
“四婶,你这还自己做大馍,做包子什么的啊!”
嫂子经常端着热腾腾冒着热气的米汤,边喝着,边靠着厨房早已下垂的老木门,平静地望着早晨忙碌的母亲,来聊天。
“对呀,这不快过年了嘛,做点大馍,包子,炸点丸子,鱼什么的,得着手准备点年货了,不然过年怎么上供呢。”
母亲的眼中冒着勤利的光芒。
过年了,本该休息休息,却恰恰是父母最忙的一段时间,每年回来,也是为了方便长大的我,能相个附近村里的姑娘,成家立业,未雨绸缪的心态啊。
“你这忙这忙那的,咋感觉过年和打仗似得,越过年越忙,每一年可谓是热火朝天的。”嫂子笑着调侃道。
“唉!忙碌的命啊,都习惯了,不去做啊,感觉少了什么似得,做多做少也得去做做呀,那样感觉这个年过得也踏实些嘛。”
母亲依然专注地揉着面团,有几次我在院子里,闲坐着玩手机,也是看过几次,她们的闲聊时光,有所印象。
“年轻人就不会在意那么多啦,随便买点大馍,花卷,炸点丸子,炸点鱼,简单够吃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