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时处于少女期的她,对一切都很懵懂好奇,有探索的欲望,虽然很容易头大,不懂,但就是执着而又倔强的爱听。
似乎这样,她就能懂啦,而我呢,也因此努力的去完善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的学问。
然后给她说,很长时间都在看书,然后绞尽脑汁的思索。
不断转换角度,嗯,得到了许多许多的灵感,然后就讲给她听,她是个很耐心的听众,有时,也会迸发出她自己的灵感。
从心理学,讲到哲学,又讲到命理学,来回穿插,嗯,我的思维世界倒恰恰在那个时候,成熟了许多。
因为一直在努力思索和创新,一直在转动,现在的她,变了许多,成熟而又严肃,不再是那个爱表达自己活泼一面的女孩。
生活嘛,在影响和改变着许多人的轨迹,而她也是这样,适应着生活,适应着现实,改变着自己。
有时候发现,随着长大,女孩比男孩的变化要大的多的多,是因为她们更容易被伤害,被影响,被改变吗。
也许吧,现在的她融入到了所在的大城市,融入了那片现实的空间,丢掉了质朴和纯真,迎接着全新的自己。
不过,有一点没变,依然是爱疯爱玩的一个女孩,过着灯红酒绿,连自己也不明白的沉溺生活。
再到后来受到伤害后,一次巨大的转变,终于走向了成熟,那便是后来的好久的后来了呢。
或许一直都明白她是个简单的随波逐流的单纯又很真性情的女孩,努力活的像个男孩,却始终还是个女孩。
而我们的友谊,建立在我们有着心理疾病上的互相安慰,有时候真的是,早已注定了,一些各自世界的走向,在难有交集。
高一暑假,终于鼓足勇气加了几个女同学的qq号,与她们聊天,聊的挺好的,看来我也是一个挺闷骚的男孩呢。
总是这样,自卑的悄悄的做着某事,突然感觉自己是个挺懦弱而又可悲的男孩啊,从小就是这样。
有个女同学,也姓刘,与她聊天真是一件魔性而又狗血的历程啊,感觉自己脑细胞都不够用啦,原来自己也那么脑残呢。
输啦,输给了她那认真而又倔强的那股子傻乎乎的劲头,刚聊天时,还是那句不老的经典的狗血的台词,你是谁,你猜,你猜我猜不猜,你猜我猜你猜我猜不猜……
我们两个家伙傻起来耐性十足啊!为了一句谁是猪,争论了好长时间,为了一句我到底是谁,也是争论了好长时间。
记得一开始,我说我是自己的堂弟,然后忽悠了一堆的话,反正就是开玩笑嘛,结果她信啦。
后来在学校遇到了她,在她的言语逼供下,不得不承认那个号是我本人的,她被我搞晕了。
女孩的智商永远不够用呢,后来每次聊天都很认真地先问我,是不是我,然后聊着聊着就无聊的笑骂起来了,有点傻傻的天真。
校园的青春,是一段很傻很执拗的岁月,为了一些无聊的事,争论的头破血流,就这样,渐渐熟悉了,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经常找她玩,闲聊什么的,很喜欢与她聊天,那时的她,很傻很天真,有种呆萌的感觉。
很喜欢玩游戏,也总是与我分享,让我也玩玩,准确点说,应该是有点痴迷于游戏了。
她妹妹和她一样,她们姐妹俩好像住在奶奶家,爷爷奶奶看护照顾的年幼她们,一点点长大的留守儿童。
她们父母长期在上海定居工作,姐妹俩相依相伴的,形影不离,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性格上会比较偏向执拗于某一点。
也会喜欢一件事,很深迷,似乎这样他们就可以抓住一点什么东西,填实心底的空缺。
当然是知道的,女孩谈着恋爱呢,有男朋友,而自己只是希望与这么可爱的女孩,交个朋友而已,至少为枯燥的生命点缀点什么。
每次找她,可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啊,永远是拥挤的,她处于文科班的那座楼,下课啦,楼道间,人满为患的,都是站在栏杆处,聊天的女孩们。
而最可怕的是,她的班级处于顶楼,而且还是在最角落,找她一直都是在女人窝里挤过去的。
哇,香气弥漫啊,还能揩到不少油水,没办法啊,人太多,只能挤过去,与许多的女孩擦肩而过呢,呃,也有不少肌肤之亲。
后来的她,放弃了去上大学,去了上海发展,这是她们姐妹俩早就向往的。
看着空间那些成长道路上,女孩精彩人生的信息,由衷的为这位曾给我的生命,点缀过色彩的好友祝福着。
她走着很多女孩在走的路,美容化妆小饰品类的,很好的路。
能看出在很认真地走着,学着成长着,进步也很快,她一定可以融入那所繁华的城市,找到自己的明天,我相信。
就这样在那天真的岁月里,收获了一份可爱的异性友谊。
高二下半学期,又收获了一份异性的友谊,也是高一的一位女同学,聊的也很愉快。
梁同学很瘦,小巧可爱的,脸盘也是尖尖的,不过却是个十分温柔贤惠的女孩。
尤其在高三的时候,经常与她在手机上聊天,能清晰感觉到,她是个成熟又沉稳的女孩。
很自强和独立,有主见,有目标,对生活有自己的坚持。
高中在放长假时,也都会出去打工,不像我总是那样懦弱的躲在家里,她很能吃苦。
面对她总会明白自己缺少了许多,与她相比明白了,自己只是个空想主义者,想的很多,做的很少,结果就是一事无成的。
默默隐忍的安静的走在自己的道路上的她的身影,那是一种如大人般的沉静。
对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她聊天总能点醒少年许多不足的方面。
她那种简单干脆,直接而又准确的贴近生活的想法和话语,打破了我许多的梦幻,她的性格有种可怕的包容性,很吸引人。
让我由衷的肃然起敬,她一直都是踏实而又坚定的独立的走在生活的道路上,而我总是轻浮的,不切实际的走在路上。
记得她有一句话,总是放在嘴边,她喜欢说“真是不明白你都是在想些什么,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有用嘛”,是啊,处于的生活角度不一样,看的想的都不一样。
而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向,去走去看去生活,去想,去做,不然,又该难以放开,被强迫性纠缠在一起,又得混乱。
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混乱,在自己内心秩序下在走,也是无奈,她是个性情很不错的女孩,发自内心的感激敬佩她。
后来在开封那里上了大学,依然是个很勤利和独立的女性,打打工,上上学。
在书香满溢的校园生活中,被熏陶着,成长着属于自己的青春面。
感谢她对我青春的点醒,用她所认知的简单的生活思索和答案,让少年少了许多的执迷不悟,走到了现实。
年少的青春,因网络完善了许多,那种虚拟,给了一个间歇的点去跳向现实。
那失缺的青春面,有了许多,充实的回忆,许多的记忆,许多的画面,挺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