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万人夹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唐一片忠赤之心,俯仰不愧天地,陛下将安西交给我,是信任我这个人,陛下让你来安西,牵制的是节度使这个官职,而不是我这个人,这一点,我希望裴御史想清楚。”
    “如果你想不通,安西这片地面上,你我二人只能留一个,不是你走就是我走,如果你能想通,往后关于安西军政事不要胡乱插手,我这人护食,吃的也好,穿的也好,权力也好,谁若把手伸过来,我会忍不住剁了他的手,裴御史上任之前若在长安打听过我的为人,应知我所言不虚。”
    说完顾青转身便走。
    裴周南脸色时红时青,又愤怒又无奈。
    被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教训,委实是件非常难堪的事。
    然而此时此刻形势逼人,事实上他裴周南解决不了的麻烦,顾青能解决。
    于是裴周南不得不追着顾青背影道:“顾侯爷,商路盗匪的事……还请侯爷下令出兵,勿使西域商路上再添冤魂了。”
    顾青转身看着他,忽然一笑:“我若下令出兵,你在奏疏上会如何写?”
    裴周南忍着怒气道:“自然是侯爷肃清商路,剿除盗匪,功在大唐社稷。”
    顾青哈哈一笑,转回身继续走,一边走一边大声道:“韩介,派人快马回营,执我帅印传令沈田,率所部五千兵马整军出营,剿除商路盗匪……”
    顿了顿,顾青仿佛故意似的,加重了语气道:“……按老规矩,不留活口。”
    裴周南脸色铁青,却说不出一句话。
    关于盗匪留不留活口的事,他曾经与顾青也有过争执,最后不了了之,没想到顾青如此强势,当着他的面仍下令不留活口。
    一名亲卫上马匆忙朝龟兹城外大营飞驰而去。
    …………
    钓了两天的鱼,顾青终于回龟兹城了。
    领着亲卫们刚进城,所有看到顾青的商人和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欢声雷动,直震云霄。
    人们纷纷簇拥在顾青四周,笑着不停地行礼道谢,感谢顾侯爷出兵剿匪,感谢侯爷维护一方安宁,顾青面带微笑,与百姓和商人们一一回礼,态度温和且谦逊。
    裴周南跟在顾青亲卫的身后,见百姓们如此拥戴顾青的场景,裴周南不由五味杂陈。
    就在昨日,就在此地,裴周南也被百姓商人们包围着,不同的是,全城的百姓和商人都在骂他奸佞,骂他祸国殃民,他当时也答应了出兵,也答应一定还西域商路的安宁,可是没人信他,最后他几乎是被百姓们戳着脊梁骨掩面败逃而去。
    而今日此时,同样做出出兵剿匪的决定,顾青却受到了百姓们的夹道欢迎和真心感激,那一张张朴实的脸上带着尊敬和爱戴,每一张表情都是真实的。
    人间百态,众生万种不同,此刻却为了一个人而露出同一种模样。
    裴周南垂头走路,缩在袖口里的双手在微微颤抖。
    到底……我与他哪里不同?都是大唐的官儿,都是真心想为安西的子民们做点什么,为何受到的待遇却截然不同?
    差在哪里?
    夹道欢迎的人群里,一位老人拦住了顾青的路,先躬身行礼,然后恭敬地道:“侯爷,听说咱们安西来了奸臣,从长安来的官儿要夺您的权,可有此事?不管是谁夺您的权,咱们龟兹城的百姓可不答应!”
    老人身后,无数百姓纷纷附和起来。
    “对!当初是谁浴血豁命战吐蕃,保住了咱们龟兹全城的性命,当初是谁减了城中赋税,扩城建市鼓励兴商,让咱们龟兹城越来越富裕,当官谁不会?让咱们普通子民富裕才是真本事,咱们百姓才服他!”
    “没错,我纵然是吐蕃的商人,但我也只服顾侯爷,谁能让咱们商人赚钱,咱们就服谁!”
    一句句刺耳的话传进裴周南的耳中,裴周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身躯气得微微直颤。
    顾青脸上带笑,心中却暗暗叹了口气。
    这帮人该不会是客栈女掌柜请来的托儿吧?说这种话岂不是激化我和裴周南的矛盾么?
    于是顾青微笑道:“大家不要听信谣言,子虚乌有的事,大唐天子英明睿智,明见万里,我也是天子派来的官儿,也是从长安来的,日后安西会越来越繁荣,你们也会越来越富裕。”
    人群再次欢呼,然后以那位老人为首,恭敬地避让一旁,为顾青让出一条道。
    顾青朝众人回了一礼,然后微笑着从人群让出的那条道通过。
    此刻他终于体会到李十二娘曾经那句话的含义了。
    “侠”之一字,拆开来便是“万人夹道”,这个字真的很贴切。
    裴周南垂头跟在顾青的亲卫们身后,握紧了双拳一声不吭地走。
    此生受过的最大屈辱,便是此时,此刻。
    个人的屈辱不算什么,可怕的是顾青在龟兹城里受到的拥戴,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安西军将士和龟兹城百姓对顾青是发自内心的敬仰,他的一举一动无论对错,皆被安西的军民毫无理由的信任。
    裴周南忽然察觉到天子的担心并非多余,顾青此人委实有几分本事,来安西上任仅短短一年多,便被军民如此拥戴,若再经略安西三五年,他绝对有登高一呼而应者景从的号召力。
    忠于朝廷,忠于天子,顾青便是大唐之福,若稍有逆举之心,便是乱世贼子,社稷大患。
    此患,不亚于范阳的安禄山!
    裴周南走在人群里抿紧了唇,脸色铁青。
    肩头的使命感也渐渐清晰起来,他明白了天子的忧虑,明白了天子派他来安西的苦心。
    军镇节度使之权,必须有所制约。这一次裴周南确实办错了事,往后他会愈加谨慎地盯住顾青,不能让大唐的安西都护府从此姓顾。
    …………
    沈田所部四千将士出营继续剿匪,与此同时,裴周南派出去的千人骑队果然未出意料,在商路上漫无目的地搜寻了几日后,一无所获灰溜溜地回来了。
    裴周南并未责怪他们,温言宽慰几句后,让骑队回营歇息休整。
    一切事情发生得突然,消失得也突然,几日之后,西域附近风平浪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顾青仍旧执掌安西节度使大权,裴周南经此一事后老实多了,对顾青处置的安西军政事很少再干涉,大多数都是含笑附和,与边令诚一左一右简直一对哼哈二将,在安西军大营里毫无存在感。
    然而顾青也没得意多久,几日后,正是酷暑时节,从长安来了一位宣旨得舍人。
    这次的宣旨绝非升官晋爵,而是少有的措辞严厉的训斥责讦圣旨。
    自上次裴周南将边令诚送来的黑材料整理了一番写进奏疏后,长安方面终于有了回音,这次李隆基再不复往常对顾青的和气亲切,而是异常严厉地训斥顾青,责讦他妄杀武将,行事张狂,目无朝廷,与民争利等等。
    言辞异常严厉,顾青跪在地上听懂后不由脑子一阵发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