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舰队在修罗岛外泊定,肖玉姚便主动去了太子肖统的旗舰。尽管太子庶出,只是自己的一个弟弟,但人家现在是奉旨远征的主帅,这点礼数她还是有的。
这次远征,她虽然算是奉旨随军,朝廷的舰队里也专门为她配置了座舰,自己完全可以不必再添麻烦,但她还是以照顾起居为名,带了好几艘舰船。
南船北马,大嘉的皇亲国戚,不管规模大小,家中拥有一个船队的不在少数。
这道圣旨,对她来说只是有些仓猝,她订的船很多尚在建造之中,还不能用,故而只能在现有的存船之中挑了一艘大的五桅重楼,两艘略小的三桅。
不料想自家的这艘大船编入皇家舰队,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些平虏、金翅,还有青龙等等,无论从体量上,还是气势上都远远压过这里一头。
其实家里还有一艘超大楼船,金碧辉煌,富丽至极,据说是一艘平虏巨舰去了武备改造而成。本是前朝废帝的龙船,早在太子加冕之前,父皇像是为了彰显她的嫡大身份,特地赏赐。也不知父皇到底是何居心,反正这种赏赐似有逾制之嫌,朝野颇有微词,只是不发而已。好在她也有自知之明,除了每年五月端午皇家游江,父皇钦点之时才用上一次,平素一直小心封存。
可懂的人说那是平底,舭不圆舷不高啥的不能出海,她自不懂,反正有人在行。
本来这次造访纯粹出于礼仪,只是她心里总是有点阢陧,想坐也坐不住。究竟为什么,一时也说不上来。反正有点是肯定的,太想知道太子接下来准备怎么干。
本来这趟父皇派太子来搅和,她心里很是抵触。按照常理,自家出海若能得到皇家水军的大力应援,自是求之不得。可她有一点固执已经铸在骨里,溶在血里,只要来自父皇的决定,哪怕是所谓的恩赐也好,她都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反感。虽然迄今为止,尚且没有发现父皇对她再有任何不利之处,恩遇,可说除了三岁那年把她出质之外,其他的统统都是无穷无尽的恩遇。然而这点,她甚至连自己也劝解不了自己,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自我劝解。
倘若早几年,说不定她还会将玉轴彩绫的圣旨当场撕了。至于太子肖统,合着时下仪轨,自己为嫡,为长,太子庶出,且幼,孰先孰后,若是非要来个讲究,那也不是不能拿捏一番。只是她已不再年幼,总算年近不惑,更是懂得了什么叫做玉韫珠藏,什么叫做韬光养晦,再也不会那么莽撞了。
再说她只想跟父皇较劲,从没打算跟太子为敌。
到得太子旗舰,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这趟来得太及时了。
首先太子的随侍阵容让人吃惊,完全出乎她的意料。若是参加了远征舰队当初的出发仪式,兴许她就能看到这个阵容了,可惜她压根儿就没有兴趣。
从健康燕子矶军港出发,会有一套繁琐的出征仪式,她不想参加。一则自然出于她的惯性,凡是皇家轨仪,越是讲究排场,越是抵制,越是庄重,越想吊儿郎当,全然看成是为父皇壮威张目,是为父皇捧场造势,她则能躲就躲,不能躲的也会消极敷衍,所以那个出征仪式,也就毫不例外躲在自己的五桅重楼里了。她才不怕有人参她,反正怎么能让父皇纠结怎么来。
按照常规,太子远海出征的阵容,无非是自己的幕僚加上水师乃至习流军将弁。太子自己的幕僚,通常该是詹事或者长史几个,至于水师与习流军则从戎装上就能辨别。而让肖玉姚吃惊的是,太子身边居然多了几个僧人。
而且一上船就看到不少僧兵混杂在甲板上执勤的习流军中,显然不在少数。
“大姐您来了,正想派人请您……”
甫一传报,太子肖统快步抢到甲板上。几步过来,便搀起了肖玉姚的胳膊。若是非要论个年资,这太子其实只比自己还未谋面的女儿大上两三岁。太子今年十七八岁,加冕一年多,若非一身明黄戎装在身,只是一个半大少年。
“折煞妾身了,肖玉姚见过殿下!”肖玉姚回礼,她对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向来没有恶感。再说寻找女儿,还得大大仰仗,自然不会过于任性妄为。
“大姐快快免礼,虽在军中,还请大姐不要拘礼,一如往常姐弟相处即可……”
肖玉姚也清楚这位弟弟向来敬重并且同情自己,再说两人毕竟还有十几岁之差,很容易牵惹母性,所以也就不再虚文客套:“殿下错爱,妾身自有分寸……”
“对了,大姐,我来为您介绍……”说着,太子展臂引向跟在他身后的那位老僧:“大姐,这是景山寺的住持法山上人,这两位是他的亲传弟子云心和云足……”
“老衲见过公主,阿弥陀佛……”
“贫僧见过公主,阿弥陀佛……”
“小僧见过公主,阿弥陀佛……”
一老一中一少,三位僧人合什见礼。
这个肖玉姚当然不必客气,只是含笑颌首,算是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