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置族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心了……”
    齐锡跟觉罗氏说着,很是懊恼。
    自胞兄跟堂兄先后谢世,老一辈没几个人了,齐锡就很有当长辈的自觉。
    他看出公府处境艰难,顾念着堂兄早年对他们兄弟的照顾与提挈,想要回报一二。
    就是噶礼那里,虽是性子猖獗,可因他外放,对于老二房在家的人口,这边能帮也帮,才会在出了二格格的事情后跟着康亲王与增寿一起去海淀见驾。
    谁会想到,他想要家族和睦,反而落得个眼下境地。
    早知如此,他还是关门闭户,过自己的小日子。
    觉罗氏道:“老爷也别太担心了,增寿不聪明,可四房总有聪明人,会提醒他的……”
    正说着,前头门房过来报,公爷来了,在前头客厅候见。
    齐锡看了眼妻子道:“醒过来的挺快!”
    言多必失。
    即便齐锡猜出康熙的用意,也无法述之于口,否则就是给自己找隐患。
    他在增寿跟前没有说什么,这次去取银子,也只是说耽搁不得了,怕族中老人要闹。
    他也没有多支银子,还是按照公府那边往年的例,也没有过问族产管理账目之事。
    齐锡到了前院客厅,增寿正蹙眉沉思。
    见人来了,增寿忙起身,就跪了下去,道:“二叔,侄儿糊涂……”
    齐锡忙扶住,道:“骨肉至亲,说这些做什么?”
    增寿满脸羞愧,道:“是侄儿臊了,一时想不开,浑浑噩噩的。”
    齐锡安抚道:“谁也想不到的事儿,你这也是池鱼之殃,不过你年轻,正是该好好给皇上效力的时候,补了副都统,暂时将精力搁在差事上,满了三年要是京察得个卓异,也好补都统。”
    增寿听了,苦笑道:“皇上不喜侄儿,这副都统位上,侄儿怕有的年头要熬……”
    齐锡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增寿:“……”
    齐锡岔开话,道:“不用多想,我也是将五十的人了,过个三、五年,皇上忘了先头的事,也就算翻篇了。”
    增寿没有那么乐观,将旁边小几上放着的一个匣子打开,道:“二叔,这是几处族产的契纸跟账册……”
    齐锡听了皱眉,道:“浑话,哪有什么族产?咱们满人聚族而居是不假,可是分家分产,跟汉人的习惯又不同,这些所谓的族产,都是大四房的私产。”
    “二叔……”
    增寿没想到齐锡会这样说,眼泪差点没掉下来,道:“可是曾祖父当年到底承了高祖的世职……”
    齐锡道:“老祖宗的家底,按照太祖皇帝吩咐,均分给了公主所出三子,大四房除了世职,并不比其他房头多得什么;公府的爵位,是你曾祖父击朝鲜、伐明、伐察哈尔,一次次军功累积晋封,不与其他房头相干,产业大头也是如此……”
    至于前三个房头,没有分到温顺公的家产,分到了生母的财产,那是温顺公迎娶公主前的家底。
    增寿心中的怨愤,随着齐锡这番话,平了许多。
    也是曾祖父心慈,顾念族人,将私产挪出来一部分做了族产,用来接济族亲。
    后头两代公爷都是如此宽仁,族人已经习惯吃大户,忘了这族田的来由。
    齐锡说了这些,就不想再这样含糊下去。
    他就道:“外头汉人族里置办族田,都是集腋成裘、聚沙成丘,咱们族里也可以试试。”
    增寿听了不解,道:“二叔……”
    齐锡道:“我已经给噶礼去信,想来他会乐意在置办族田事务上尽一把力。”
    说着,他就将几案上的匣子推回到增寿跟前,道:“置办新族田,也是保全家族长久之道,还需公私分明的好……”
    增寿有些恍惚,道:“二叔,还能这样么?”
    齐锡道:“怎么不能这样?这样才符合规矩,按照族人的爵位跟品级高低,自愿捐赠,不限多少,我这爵位不高不低,可实缺在这里摆着,就捐二百亩地做族田,再代小二跟小三各捐五十亩。”
    增寿立时机灵了,道:“侄儿沾了父祖的光,得了公爵,那……侄儿捐三百亩地做族田?”
    齐锡点头道:“这加起来就六百亩,回头加上噶礼的,其他房头有爵位跟世职的族人再添些,就差不多了。”
    《大清律》上写的清清楚楚,子孙盗卖祀产跟义田,满五十亩要充军,不满五十也要按照盗卖官田治罪。
    买田之人要是知晓是祀产,还继续买卖,也要一并问罪,产业发还族中。
    这份祭田,不准买卖,抄家也不会收没。
    董鄂家如今确实需要一份祖产,确保有个万一,子孙后代也能有读书银子,有嫁娶银子。
    至于齐锡拿出这三百亩地,也是心甘情愿。
    谁叫他们多了一门皇子贵婿,富贵与危险并存,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至于公府跟噶礼,也该拿的。
    这两家也在漩涡中心,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翻船。
    三家靠着一个太子两个皇子,总不会三家都得意到最后。
    随着皇位更迭,这勋贵起起伏伏也是常事……
    过了小年,贝勒府开始预备年菜。
    原本年菜就要多多准备,今年更是格外多。
    虽说九阿哥说了,兄弟姊妹之间不是外人,不用外道,可也不能装不知道。
    该谢还是要谢的。
    舒舒就叫了小棠,除了府里原本预备的,又加了不少年菜跟饽饽。
    饽饽有应景的年糕,红豆糯米年糕、老黄米红枣年糕、还有透明的澄粉鲤鱼橘子酱年糕,还有肉馅年糕,总共四种。
    还有各种馅的饺子、馄饨、包子、馒头。
    炸货也有二、三十种。
    蒸再加上卤的、炖的,空气中都是食物的香味儿。
    食盒也都整理好了,九阿哥就被打发跑腿,腊月二十八这一日,他跑了一天。
    宫里不用说,然后就是兄弟姐妹处。
    虽说七阿哥与十阿哥没有清账,可能落下了这两家么?
    本就预备了敦郡王府的那一份。
    剩下一个七贝勒府,还有舒舒跟七福晋的交情在。
    兄弟送了一圈,叔伯总不好落下。
    那裕亲王府与恭亲王就单送了年糕礼盒,意思一下。
    亲叔伯送了,堂叔伯呢?
    庄亲王府也跟着收到一份。
    又有跟舒舒家有亲的康亲王府跟简亲王府。
    九阿哥早就想去岳母家送礼,这回宗亲都送了,终于能往岳家去了。
    腊月二十八的晚饭,九阿哥就是在都统府用的。
    皇子贵婿来了,都统府这里少不得开席。
    因有张氏这个新妇在,就分了两席。
    觉罗氏带着张氏跟小七在西屋,齐锡带着儿子们陪九阿哥在东屋。
    九阿哥提了酒壶,给齐锡倒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