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敬近日颇为烦躁,内宅不宁,外事也不得安稳。清早去母亲房里看过,情况越发不妙,正忧心忡忡,管家陈保迈着小步子跑过来,“老爷,伍大人过来了,在书房候着呢。”
    陈敬皱了皱眉,到底还是往书房走去。
    宁朝的军队分为三种,一种为禁军,二种为镇军,三种为戍军。
    禁军乃是整个王朝的精锐,将士皆是从各地选拔的二十岁以上的壮年男子,三年一选,去弱留强,衣食武器皆有朝廷调拨,而且一旦被选入禁军,家中便可减免赋税。是以宁朝上下皆以入禁军为荣,京中多有勋贵之家的子弟充任其中。
    禁军又分为南军和北军,南军只负责守卫皇宫,由于身在宫禁之中,又称禁卫军。北军与城外设营屯兵操练,除了拱皇城外,一旦有战事皇帝也可指派将领持符调遣,是为御林军。宣德七年,皇帝萧就是带着三万御林军荡平云泽国,统一中原的。
    镇军乃是由禁军分化而来的,宣德七年天下一统之后,皇帝觉察到各地戍军无法镇守四境之地,于是分出一半北军拱卫平城,剩下一半分散开来再扩充为镇军驻守四境。镇军的选拔和禁军一样,衣食武器也由朝廷调拨。只是银饷比禁军要低一些,驻守之地往往是苦寒之地,多是农家子弟充任。
    戍军是每郡驻守的寻常士兵,人数多寡随郡的大小变化,少的只有几千人,多的可达数万人,都是抽调郡内壮年男子服役。衣食武器全由各郡支出,但往往士兵还要自带干粮衣服,他们多数只是负责戍边巡逻,修筑工事等事情,一年期满即可还乡,一般不对外作战,战斗力自然十分低下。
    但是宣德初年的几场大战将国库掏空了,朝廷没有多少银粮养兵,战后为了休养生息,便逐渐裁撤了不少军队,镇军数量大减,除了边关要塞等重要位置之外,很多郡县多是戍军驻守。
    比如东仪郡就是如此,作为宁朝上郡之一的东仪郡戍军多达三万之数,各处边塞所驻守的镇军还不足五千。为了节制西南诸番邦,东仪郡分设四都尉,分别驻守在东仪郡的四方,与镇军遥相呼应。
    伍峥便是中部尉,负责仪城以及周边各县的守卫,手中的士兵最多,足有一万。此人年过而立,与军中颇有建树,隐隐成为四军之首,连陈敬也不敢小觑。
    伍峥平静地坐在书房里等着陈敬,他数次上门求见,陈敬始终摇摆不定,而这次他相信陈敬无法拒绝他的提议,想到这里,伍峥无声的笑了一下,眼底流露出势在必得的神色。
    “大人。”伍峥见他进来恭恭敬敬地行礼。
    陈敬微微颔首,也不吩咐他坐下,不耐地问了一句:“今日来,又为何事?”
    伍峥不以为意,笑着拿起一个食盒来,说道:“我府上新来了一个厨子,做的点心十分特别,今日特地送来给大人品尝。”
    陈敬这才看见他的背后原来还放着一个食盒,诧异之余又觉得十分诡异,伍峥与他认识多年,平日里称兄道弟一团和气,却也算不得亲密,何况是这样的时候,他拿着点心来是什么意思,遂伸头看个究竟。只见食盒里面装着四样点心,核桃杏仁酥,椒盐牛舌饼,玉子糖和三丝卷。
    陈敬直皱眉头,他望着伍峥微微一笑道:“不过是些寻常点心,都尉倒是说说有什么特别?”
    伍峥笑道:“这些点心的用料都是特意从西北运过来的,仪城的点心可没这样的滋味,大人不尝尝吗?”
    “够了,伍峥,你到底想干什么?”陈敬脸色一沉,不经意间已是紧紧握住了拳头。
    “大人,我想做什么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今日这点心可是你最爱的,就算看在点心的面子上,大人也要尝尝啊。”
    陈敬盯着伍峥冷笑道:“几盒点心而已,难倒我府上还差了不成。”
    伍峥轻笑一声:“大人,都到了这个份上何必遮掩,有的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若是同意了,与我们一起共谋大事,大家自然还是好兄弟。将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比起藏头露尾来,岂不快哉?”
    “你……”陈敬一时语塞,伍峥微微眯起的眼睛就像毒蛇一样,两人暗中较量一番,陈敬败下阵来。
    “你这是在威胁我吗!”
    “大人,末将怎敢威胁大人,末将可是处处为大人着想。大人也不想想,我能知道的事情,别人一样能知道。我知道了不要紧,要是那些人知道了,大人一家老小,可就危险了。如今再不作决断,等到刀架到脖子上了,可就真得晚了。”
    陈敬看着伍峥冷笑的脸色,心中几乎呕出血来。前有猛虎后有恶狼,怎么选都是死路。陈敬坐着没动,伍峥也没动。
    “老爷”陈保忐忑的唤了一声,打破了僵局。
    陈敬如同惊醒一般抬起头来,不悦得问道:“什么事?”
    “门口来了一个游医,揭了榜,说是给老夫人看病的,外院的张管家觉得古怪,老爷可要见一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