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转眼又是一年春天,这年的春天来得有些迟,等到二月昌邕城外才长出一层浅浅的青绿来,这一年的冬天对于留在昌邕郡的人来说是个煎熬,赤沙人占据昌邕郡西北,复兴盟在昌邕郡西南大肆活动,都等着冰消雪融之后动手。然而最艰难的还是昌邕军,王伏和他的亲信,还有满城的百姓,他们将在这个春天作出最后的选择。
朝廷派出的使臣在正月里就已经到了昌邕,他们是来招安的,言说只要王伏归顺朝廷,并助朝廷驱除赤沙人,朝廷立马封王伏为昌邕候,手中兵权不动,依旧领着昌邕的戍军。
这条件看上去十分诱人,王伏不需费一兵一卒就可封侯,手中大权独揽还是朝廷认可的,基本就是个无本买卖。由于这件事,王伏的手下心思涌动,有不少人都不想再打了,只等着朝廷封赏就解甲归田,也有的早已对赤沙人心怀恨意,对王伏心生怨愤,此时到处鼓吹宣扬,军中人人无心训练,对前途迷茫得很,王伏命人杀了几个领头的,流言却越演越烈,眼看情形越发不妙了。
赤沙人和复兴盟的人都在一边虎视眈眈,还指不定会有什么大的动作了。短短十几天的功夫,王伏额上的皱纹深了不少。
柳月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王伏为一己之私拉了整个昌邕的人入了火坑,如今还把赤沙和复兴盟这两只恶狼迎进家门,实在是愚蠢。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柳月又是十分佩服他的,且不说王伏发动这场战争的初衷是为了给他父亲复仇,就说如今的形势,一个小小的昌邕郡,能够在三方势力下撑到现在,换做一般人还真撑不住。
说到底这一切的起因还是十年前的旧债,柳月无法坐视不理,思来想去,起身去找王伏。
王伏听闻柳月来寻,屏退左右将人请进来,柳月看着王伏,问道:“将军今后打算怎么办?”
王伏想也不想回到:“当然是一举攻入平城,杀了皇帝,为将军复仇。”
柳月又问道:“可是现在将军手下人心不齐,还有赤沙和复兴盟的人虎视眈眈,将军觉得能够打到平城么?”
王伏叹了一口气说:“这些事情不需要你操心,放心吧 ,我自会解决。”
柳月说道:“我知道你怎么想的,你是想先假意接收朝廷的招安,然后按兵不动,等到朝廷灭了赤沙,你再和朝廷分庭抗礼是么?”
王伏愣了一下,反问道:“难倒这样有错么?”
这件法子是他和几个亲信商议之后的结果,他原本是想干脆杀了使臣和赤沙人结盟的,但是军中有不少人倾向于朝廷招安,毕竟他们不像王伏是个孤家寡人,还有父母妻子在昌邕。
这场仗打到这个份上,除了一些凉川大营的旧人,其他的都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如果他杀了使臣彻底和朝廷翻脸,朝廷很可能直接派兵攻打昌邕,毕竟左江还坐镇东仪,两方夹击不是不可能,到那个时候,昌邕便是独木难支。
而且赤沙人的野心太大了,现如今他们的胃口似乎已经有些填不满了。当初王伏帮助他们拿下西北诸郡本是一场交易,明面上双方是盟友,暗地里能有多少信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和赤沙人结盟靠不住,又挡不住朝廷的攻打,那么只有假意接受招安了。军心可定这是第一条,第二条还能让赤沙人忌惮,三是等到赵光和赤沙人两败俱伤,他可以得渔翁之利,至于以后,等到半壁江山在手,还怕大仇不能报吗。
思来想去,王伏倾向假意接受招安。忍辱负重这么多年,也不差这一时的功夫。
柳月摇摇头叹气道:“这个法子看似最好,其实是下下策。”
他站起来,一指书房里的地图道:“赤沙人在西北与赵光僵持不下,我猜公孙翱一定早就起过心思图谋昌邕,之前一直没有动手,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这次不管你是真心接受招安还是假意接受招安,他都会抓住这个机会。
你要是真心接受招安,他便会抓住这个机会,挑动军中的凉川旧部,立马派兵进攻打昌邕。你要是假意接受招安,他便会找时机出手逼你和朝廷撕破脸。
你一旦和朝廷翻脸,就只剩下和他们结盟这一条路,他们便会提出严苛的条件来。昌邕城挡不住他们的铁骑,他们的条件你拒绝不了,蚕食鲸吞之下昌邕还能剩下几分?
何况复兴盟失去了东仪的据点,正愁没有地方,你以为霍烽会乖乖在一边呆着看热闹么,他巴不得昌邕四分五裂,好分一杯羹,他绝不会看着你接受朝廷的招安的。
说完这两拨人,再来说说朝廷,朝廷为什么会在此时派人招安,将军难倒没有好好想想,这是为什么,因为西北的守军抵不住了,赵光被赤沙人一路压着打到寒城,若是没有大苍岭做阻拦,恐怕平城都保不住了。
你手下刚好扼住了凉川郡,由此可以直接到河西郡,这样的险关,对谁来来说是举足轻重的,朝廷兵力不足,这会儿来招安,就是要先稳住你不投靠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