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书册。
时间回到在东仪的时候,柳月向左江身边的曹主簿打听一个叫“邱明”的人,这件事被他知道了,他总觉得“邱明”这个名字似乎在那里听到过,却始终想不出来。那晚他们两个在溪边说了一番肺腑之言,本以为柳月会告诉他前因后果,结果没等他说出来,柳月就被穆柯抓走了。他们攻下定城的时候,柳月让小景给他带的话,让让疑惑不解,萧珹迫切的希望找到一些线索,揭开真相。
柳月曾经亲口说过陈敬是他的仇人,他去东仪是为了查一些旧事。那么这个“邱明”是不是也与“旧事”有关呢,这样以来陈敬和这个邱明必然有某种联系。
陈敬死之后导致东仪动乱,他死的如此蹊跷,萧珹早就命人调查他的底细,这段时间以来,陆续查出不少影藏起来的东西,比如陈敬的身世就很蹊跷。他身边的人除了家人,剩下的全是近十年来才认识他的,也就是说陈敬年轻时的经历一概没人知道。
发现这个问题,接下来调查就有方向了。陈敬是东仪郡陈家的人,他的父亲官至东仪梧城县县令,在一次宴会上陈敬得了上任东仪郡守的青眼,上任郡守非常赏识陈敬的才华,一路提携他做到郡丞的位置,等到郡守卸任,就举荐他为新任郡守。
郡守作为一方父母官,上承天子下察黎民,是个十分重要的官职,有时候还是皇帝亲自任命的,尚书台在举荐郡守人选的时候十分慎重,能够担任郡守的人不光要能力和德行出众,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要熟悉此郡的人担任。
陈家是当地的氏族,陈敬,本人才识一流,所以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花了不到十年时间当上一方上郡守,虽然显得有些离奇,但陈敬上任这几年的功绩倒也有目共睹,旁人只能说他是才智过人,运气一流。
如不是陈敬一家横死谁也不会想到要去查他。陈家其他旁支的宗亲还有一些,他们知道事情严重了,为了不被拖累,都急着撇清和陈敬的关系,将知道的都说了出来。所有人都说出一件事情,那就是陈敬生下就体弱多病,常年不见人,大夫断言他活不过而立,可是奇怪的是他二十九岁的时候跟着他爹回了一趟老家,回来之后身体就慢慢好了,不到半年行动如常,身体强健不说还学识渊博,郡守一见便觉得惊为天人。现在想想,事情是十分蹊跷的,一个病得要死了的人,怎么可能又变得生龙活虎。
真正知道内情的人都死了,也没办法再查下去,萧珹本来已经认定陈敬是因为卷进复兴盟帮的事情才被灭门的,这次柳月提到邱明,他才又让人仔细查了一遍。
查到邱明,萧珹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觉得好像在那里听过了。这个邱明,是当年凉川大营血案的开端,但是随后牵扯到的事情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后这个小小的监事自然就被人忽略了,他也是十年前偶尔听人提过,此时调查出来,依然还记得。
凉川大营案正是十年前的事情,陈敬也是十年前突然病好的,萧珹想他们应该漏了什么。
果然以前在陈家当过差的厨子,说出了一些猜想。几年前陈敬收养了一个十来岁的养子,就是长子陈柏,陈柏和他长得很像,厨子猜陈柏其实就是他的私生子,不过陈柏刚来的时候,口音不是南方口音,有些像北方的,口味也和他人不大一样,吃不惯米饭,爱吃面饼。
萧珹于是让人将陈敬的相貌画下来拿去比对,凉川大营案已经封案多年,李重只能去廷尉府找卷宗,因为不想引起他人的瞩目,很是废了一点功夫才找到证据。
事实证明,陈敬正是当年跳出来指证大将军梁振通敌叛国的小吏陈观,后来他才逃到东仪的,至于邱明,一家全部葬身火海,自己也死在狱中。
永安十四年的大案过去这么多年,此后无人再敢提这件事,连亲身经历过的人都忘得差不多了。逝者已矣,萧珹之前一直对这件事避而不谈,现在翻看证据,他才知道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无动于衷。
萧珹想起柳月那双黑漆漆的眼睛,心中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他大约明白了柳月为什么不跟着小景一块出城了。
“王爷。”
李重在门外禀报了一声,打断了萧珹的沉思。他想起今日是密报抵达平城的日子,这些东西,一向是李重亲自去取。
“拿到了吗”
“送过来了。”李重将手里的密信递给萧珹,接着说道:“还有,钟先生要见您。”
“钟叔?”萧珹打开密信的手顿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又转头专心看着密信来。萧珹看完,将密信投入火中。这封信是东仪的汇昌楼分楼送来的,他虽然离开东仪,但是依旧放不下那边的事。
“王爷,是不是东仪又出了什么事情?”李重看他脸色不好,以为又出了什么要紧事情。
“复兴盟的分坛已经被左江查封了,但是主犯一个都没有抓到。”
自从喜顺等人将定城的地道打通,将城中的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