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晋阳王抗旨返回武关的消息不胫而走,朝野上下沸反盈天,等朝中接到准确消息,更是吵成了一团。前去宣旨的使者马不停蹄回了平城,将晋阳王的金印宝册和书信呈堂,周永将书信递给皇帝,萧看也不看,脸上有种莫名的冷漠,他命周永当着文武百官和太子的面宣读此信。
周永打开信纸,薄薄两页纸张,显然是匆匆写就,他清清嗓子,内侍特有的尖锐嗓音响彻大殿。
父皇鉴启
儿臣不孝,忽闻贼子进犯凉川郡北,惊愕非常,今武关驻军勉力能与敌军一战,恐无力顾及凉川一线,我军浴血奋战方收复凉川,岂能再容践踏,若赤沙军攻破凉川郡,武关亦危矣,中原亦危矣。旁观敌人屠戮百姓,岂是大丈夫所为,儿臣思来想去,唯有辜负父皇,望父皇收回金印宝册,成全儿臣拳拳之心。儿臣自愿做马前卒,战死沙场亦无悔也,若侥幸能活,再行回京请罪。
不孝子萧珹叩禀
周永读完书信,大殿之上百官的脸色精彩纷呈,太子还没出声,刘焕便开口问使者道:“晋阳王是回了武关还是凉川?”
使者战战兢兢,梗着脖子说道:“晋阳王确实是往凉川郡方向而去,具体去往何处,下官不知。”
“去了哪里又有什么分别,曹希为西路大军统帅,他是萧珹一手提拔的,西线战事全由他掌控,萧珹即使去了凉川一样能调动西路大军。”申彦站出来,朗声说道:“陛下,事情紧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
同意者出声附和:“申彦所言不无道理,晋阳王手握重兵,若是进犯平城,无人阻挡得了,老臣恳请陛下立下令,调集镇军护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反对者马上跳出来说道:“申彦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可是大家想一想,若是晋阳王想反何必走到半路才想起来,现下敌军压境,各位不思如何御敌,反倒背后插刀子,正如晋阳王所说,凉川郡若失,武关也不必守了,诸位洗干净脖子等着敌人来宰就是了。”
“哼,你是什么意思,晋阳王居心叵测已不是一两天了,邙原之战便初露形迹,现在彻已是底摘下面具了,难倒你与他一样也想谋反不成。”
“大胆,你有何证据指控晋阳王谋反?”
“难倒抗旨不尊还不算么,大家可别忘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此话一出,大殿里安静片刻,大家都看向那个说话的人,心道此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在陛下面前说出这样的话,谁不知道当年陛下为了迎娶云泽公主杀了两个言官,而且不管怎样说,萧珹好歹也是三皇子,此话太过薄凉。
说出这句话的人不是别人,是郭直。郭直这个谏臣,一向敢做敢说,一向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向以大逆不道为荣。
“放肆。”第一个跳出来骂他的是个不起眼的郎官,他满脸通红却不知该怎么开口,哆哆嗦嗦说道:“晋阳王上阵杀敌,功劳都是拿性命搏来的,你这居然敢诬陷他。这次若不是王爷领兵收复西境三郡,还有你站在这里放屁的机会!”
“好大的口气,原来我等都是仰仗晋阳王才能苟活,老夫承认晋阳王是有功劳不假,可是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这可是为人臣子所为。你这样推崇他,难倒也想跟着他一起造反不成?”
“你……”那人被郭直一句话顶了回来,不知说什么才好。
大家又争论起来,认为萧珹谋反的一条条罗列他的罪状,认为他没有谋反的一条条罗列他的功劳,两拨人互不相让,渐渐地认为他没有谋反的人有些气短了,因为萧珹抗旨不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肃静!”周永尖利的声音打破这闹哄哄的场面,大家这才看见皇帝冷厉的眼神,当下不免脊背一寒,都在仔细想自己刚刚激愤之下可有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萧开口问刘焕:“丞相觉得此事该当如何?”
刘焕沉思一下答道:“晋阳王此举太过异常,群臣恐慌也是有的,只是若是晋阳王去了凉川而不是武关,倒也情有可原,不如等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再做判断。”
“不错,丞相所言极是,现在事情都没有明了便问罪,实在荒谬。”
“那若是他去了武关呢,恐怕此时叛军已经到了半路,丞相是想等他带着十万大军前来再问个清楚么?”太子不耐烦了,他深知刘焕这人是指望不了的,只能自己跳出来。
话一说完便有人附和:“不错,陛下,不能坐以待毙,请立即下令召集镇军护驾。”
萧看了一眼太子,没有理会,转头问起王宜来:“太尉有什么话要说吗?”
王宜今日还未开口,太子巴不得他不开口,正心中暗喜,此时望过去,王宜的脸上居然是一片肃然,他像是怀揣了什么决定,孤注一掷般的走上前去。
“老臣以为晋阳王并无谋逆之心。”
王宜的声音低沉稳重,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回答的。大殿之上静得可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