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行到城外三十里处,太子带着一些文武官员前来迎接了,太子的仪仗和百官的车马将路边挤得水泄不通,萧珹下马与他们见礼,因着太子在,萧珹带着部下单膝跪地行礼。太子忙上前将他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三弟驱除蛮夷,收复失地,为我大宁立下汗马功劳,孤在此替天下百姓谢过三弟。”说完竟是朝萧珹拱手拜了拜。
周围的人大吃一惊,太子乃储君,除了皇帝哪个能受他一拜。
萧珹连忙跪下道:“皇兄言重了,保家卫国乃是我等武将应做的,打败赤沙人收复失地,全仰仗诸位臣工倾力协助,才能如此顺利,萧珹不敢居功!”
“哈哈哈,三弟还是这么谦逊,举国上下人人都知道,若不是你出马,西北哪能这么快就安定了,父皇常常夸你是我大宁的顶梁柱,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父皇定会好好赏你,三弟你猜猜父皇会赏你什么?”
“我猜不出来。”
太子又是一阵笑,挑着眉毛:“我就知道你猜不到!”
时值正午,太阳太烈,大家稍稍寒暄了几句,便有礼官上前提醒时辰,众人簇拥着太子和晋阳王回城。
太子仪仗和晋阳王的仪仗一前一后,再后面跟着文武官员,再后面才是萧珹的亲卫和其他人。众人浩浩荡荡地往平城走去,到了日落时分,终于到了城外。由于天色已晚,不宜擅动兵戈,按惯例萧珹等人要等到明日才能入城,是以今日还要在城外驻扎一夜。太子和文武官员先一步入城,临走之时太子又拉着萧珹说了一会话,外人看来两兄弟感情深厚,前些日子的谣言不攻自破了。
当晚,众将士驻扎在城外,累了一天大家吃完饭都睡下了,柳月却睡不着,平城高大的城墙就在眼前,一想到马上就要见到那个让他家破人亡的人,心中就仿佛冒起了火苗,这火苗不大不小,慢慢炙烤着他的心肺,让他坐立不安。
“柳公子。”多福在帐外喊了一声,打断柳月的沉思,柳月打开门请他进来,多福行了一礼笑道:“公子果然没有睡,今天晚上见公子没怎么动筷子,便让厨房煮了一碗银丝面,公子趁热吃了吧,明日进城还有得忙呢。”
多福一边说话,一边将碗筷布置妥当,热腾腾的银丝面上铺着一层牛肉,撒着葱花和萝卜丝,红汤白面绿葱花,看上去十分美味,柳月道了一声谢谢,在多福的催促下举起筷子尝了一口。汤面味道很好,牛肉细嚼之下还带着点甜味,也不知是哪个厨子做的,很合他的口味。
暮春时节,夜里还冷得很,吃上几口热汤面,感觉浑身都舒服起来,多福站在一边望着他吃面,一边讲明日进城的安排,问他是想骑马还是想乘车。他们这些人是跟在玄甲军后面进去的,到时候全城百姓都望着他们,想必滋味并不好受,柳月选择乘车。
银丝面不多,吃完刚好八分饱,多福收拾好碗筷便出去了,走之前还劝他早点休息。柳月漱完口,心中那股焦灼不安的感觉淡下去,他勉强躺下,本以为还会睡不着的,没想到睡的还挺安稳。
次日皇上下旨开承天门迎接众将士凯旋,早有礼官候在城门口引导众人进城。辰时正,萧珹亲率众将士入城。他只带了三百亲卫,这三百人都是玄甲营出身的,身上都穿着着黑甲系着红披风,胯着高头大马,十人一排依次进入承天门,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旌旗招展,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身上尤带着战场上的肃杀之气,这群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儿郎一出现就把围观的百姓镇住了,继而人群中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幸好街道两侧设了路障,人群不至于挤到路上。
人群到了宫城门口才渐渐散了,萧珹和等着受封赏的将领们都下马进了紫微宫等候宣召。过了一会内侍出来喊道:“宣,晋阳王觐见!”尖利嘹亮的声音一层一层传来,萧珹缓步入九华殿。
九华殿中,萧端坐在高台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太子,二皇子,四皇子都在,还有一些平时不太上朝的官员和宗室,一眼望过去乌压压上百人,简直比年底的大庆典上还要来的整齐。
萧珹走到御座前面,朗声道:“儿臣参见父皇。”然后跪下行了大礼,拿出虎符双手平举,又道:“三军将士皆以归营,儿臣幸不辱命!”
一寸长的金虎符躺在萧珹手中,上面刻着龙纹印记,萧扶着周永的胳膊走了下来,自己扶住萧珹的肩膀,他上下打量了萧珹一下,眼中似有泪水,拍拍他的肩膀连声说道:“好,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也不知是不是礼官提前安排好的,臣工们齐声高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声音震的大殿嗡嗡作响。
萧珹扶着皇帝,这才发现他父皇的腿上使不上力气,便说道:“父皇,这都是儿臣应做的。”
“这些年放你在边关,看来是没错了,幸好……”皇帝叹了一口气,眼中喜悦的神色渐渐蒙上一层哀伤,但是只有这么一瞬间。“说说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