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事情,铲子碰到地上的青石板,发出的声音不太对。这种微微带着回音的声音几乎淹没在嘈杂的人语中,柳月敏锐的发现地面下面有些什么。他反复敲打一番,确定这石板下面是空的。
这个发现让他有点激动,想起陈敬府上四通八达的地道,柳月觉得没准定城也有地道,只是年代久远没人清楚了。然而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从巷头走到巷尾,除了中间一丈来长的地方下面是空的外,其他的石板下面貌似都是实心的,也就是说,这个空洞并不是什么密道。
柳月有几分失望,他迫切的希望能够找到定城的弱点,不光是为了东仪军,也是要给自己找一条退路。
接下来的几天,柳月并不死心,他在城中找到了很多地方和那个巷子一样的情况,都是一部分下面有空洞,一部分没有空洞。一座城市道路下面出现这么多的空洞绝非偶然,柳月装作不经意间问了一个被抓来做苦力的定城人,那人听了却不以为意。他告诉柳月,城里的街道底下都是这样的,定城人都知道,早已见怪不怪了,但他也说不清这些空洞是怎么回事。
柳月不愿放弃,再次仔细查看了一下这些巷道。这些巷道存在的年龄都很久了,柳月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地方可能会有答案,这个地方就是定城的县衙,一般的郡县都有专门的官吏掌管和书写县志。
定城的县衙已经变成了驻军地,由于县衙后面有马厩和庭院,便养着马匹。柳月找借口去了一趟,里面早被洗劫一空,正堂里堆着干草,厢房里放着马具,存放书籍资料的书房里满地废纸,里面还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柳月小心的搬开水桶扫帚,暗叹幸好赤沙人没有放火烧了这里。想从满地的书籍中找到县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年代久远的资料。柳月匆忙的翻看,始终没有找到县志,只好顾不得挑拣,匆匆挑了几看上去老旧的和定城民风吏治有关的书带回去。
晚上柳月在灯下细读,这些书里不是描写定城县里的孝子贤孙就是一些名士,更有一些是吹捧政绩的阿谀之作。柳月失望的翻开最后一本发黄的小册子,册子都被老鼠咬过,都快散架了,册子名叫《祭礼要略》,里记载着各个节日祭典流程。写这个册子的人估计是县令身边的从史,里面按时间罗列了定城一整年里需要县令亲自主持的节日祭典,并详细的记载了流程和注意事项用来提醒县令该怎么做。
柳月看着这本册子起先觉得十分有趣,他从未参加过什么祭典和节日,曾经看书上说节日里的花灯如何如何美丽,街上如何如何热闹,也曾羡慕过,不过看了一会就发现没什么可看的,册子里写得十分枯燥无味,光是写如何行礼就占了大部分。
好在柳月也不是为了解闷才看这书,便粗略的翻看着。定城县的节日如其他地方区别不大,上元、寒食、端午等等都是常见的节日,翻看到后面,有一个节日却引起了柳月的兴趣。盛夏之时往往没有什么节日,但是定城偏偏有一个节日定在每年的七月初三。这个节日有个好听的名字,名叫沐龙日。
节日当天县令要亲自登上城南的高台,吟诵并焚烧献给龙王的祝词,然后将一坛美酒抛下高台,高台下面有一个龙头,酒坛一定要落在龙头上,若是没有落在龙头上,乃是大凶之兆,暗示着定城今年将有水祸。万一出现凶兆,县令就要在三日后请天师做法,自己也要焚香沐浴然后步行前往山上的神庙里将一个神位请下来供奉到城北的高台上,整整一个月香火不能停,这样才能避免水祸。
书上用朱笔细细的写着各种禁忌,介于出现凶兆后补救的方法太过麻烦,后面还细心的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可找一准头好的人代抛酒坛”。
柳月看了无声一笑,原来敬神也可以这样,再仔细一看,他觉察出问题来。
这个节日祭祀的“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哪路神仙,而是一个叫屠鲤的人。柳月虽然在山上长大,从未说有什节日名叫“沐龙日”,却听说过屠鲤的大名。
屠鲤是前朝的一位贤臣,也是前朝的一位侯爵,他的生平事迹流传甚广,后人多做辞赋歌颂。他的封地就在今天东仪郡靠北的地方,细细算来,定城就是他的封地。当时的东仪还是蛮荒之地,他在这里建立城郭,逐渐将此地变成人烟阜盛之地,可以说东仪能有今天的富庶,全是屠鲤打下的好基业。
柳月放下手中的册子,想到一些奇怪的地方,屠鲤固然是位伟大的人物,却为什么会被当做水神一样供奉,他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够镇住漓水消除水祸。柳月揉了揉额头,想不通的地方太多。近来被街道下面的空洞闹得寝食不安,实在是疲惫,他随手将册子扔在桌上,准备出去透透气。
营地附近有一条小溪,柳月沿着小溪慢慢走,赤沙人为了取水方便,在溪边挖了一个池塘,柳月蹲在池塘边,石头见状也过来凑热闹,脱了鞋泡起脚来。柳月很无语,他们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