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愿望就是狠狠捞个十几万两,然后辞官回家做个富家翁,当总兵?想都没想过。
身为参将,他所了解的情况自然比韩旭洲这个小小的百人将具体得多。通过飞鸽传书,他得知,朝廷确实派来了援军,不过不是宣府那边派来的,而是直接从蓟镇抽调戚家军过来支援,眼下正在洋河边跟脱欢大战,貌似脱欢战不动戚家军,吃了不少亏来着。以他对鞑靼人的了解,战事不利,鞑靼人肯定很快就要撤退的,既然躺着都能赢,他何必卖力死战,白白损耗自己的实力呢?守住张垣就是大功一件了!
既然准备躺赢了,黄参将自然也就不打算去捕捉什么战机,主动出击了。韩旭洲居然跳出来主动请战?真是多事,等打完这一仗一定要将他踢出去,撵得远远的,省得留在这里碍眼。
托了黄镇不作为的福,围城的鞑靼军队跟明军相安无事,就这样度过了一个白天。
不过,败退的鞑靼大军跟沿途的明军倒是打得火热。在撤退途中他们不断遭到明军袭击,虽然这种袭击并不坚决,但也给他们造成了不少损失,更让他们疲惫不堪。在宣府附近他们跟明军爆发了一场恶战,很显然,宣府军将他们当成了一块肥肉,准备狠狠地叉上一家伙,数千明军出城列阵,准备暴打鞑靼一顿,砍几百颗首级下来换点赏钱。
杨大用主意打得挺好:鞑靼人一路逃窜,翻山越岭跑到宣府,肯定疲惫不堪了,他们以逸待劳,击其惰归,断没有打不赢的道理!按说他的全盘计划也没有什么错处,但死就死在他低估了鞑靼具装重骑的威力,更低估了鞑靼具装重骑所使用的战马的耐力。
鞑靼具装重骑所使用的战马都是千辛万苦从中亚那边引进的,有不少直接来自土库曼斯坦————现在叫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这片干旱的土地盛产着世界血统最古老、速度最快、耐力最惊人的良马,汗血宝马就是其中的代表。汗血宝马的速度和耐力有多惊人?1935年,二十八名骑手骑着汗血宝马从土库曼斯坦出发前往莫斯科,一路穿越沙漠、丛林、沼泽,翻过高山,行程四千三百公里,用时八十三天,平均每天行程五十多公里,这个速度它们一直保持了近三个月,只怕没有什么马能在这方面与它比肩了。所以……从鹞儿岭到宣化,这点路对于这些些优秀的战马而言,顶多算个热身。所以在战斗打响之后,鞑靼轻骑兵奋勇上前,顶着明军的枪弹箭雨站到距离明军士兵仅十几米远处将一支支利箭射向明军士兵的脸部,激烈的对射让双方都死伤不少。趁着明军注意力被轻骑兵牵扯住,庆格尔泰指挥具装重骑向明军右翼移动,蒲鲁奴则指挥一支骑着僧僧黑马的重骑兵向左翼移动。蒲鲁奴那支骑兵故意大张旗鼓,马上就吸引了明军骑兵部队的注意,杨大用指挥骑兵主力向这一路发动了进攻。就在双方绞作一团的时候,庆格尔泰突然发动进攻。他们抢占风口,在马尾巴上绑了树枝,随着战马跑动拖起漫天烟尘,滚滚沙尘随风吹向明军大阵,明军士兵有眼难睁,登时一片混乱。具装重骑趁机撞入明军方阵之中,铁骑横冲,长矛挑刺,弯刀挥抡,所到之处掀起漫天血雨,明军登时就崩溃了……
幸运的是,鞑靼人只是想抢条路逃跑,所以在击溃杨大用所部之后立即撤退,杨大用这才逃出生天,要是脱欢放手大杀的话,只怕他有没有命逃回宣府都难说得很。
目送鞑靼大军远去,杨大用惊魂甫定,望着满地尸体直抹冷汗,喃喃自语:“不是说他们吃了大败仗吗,怎么还这么猛?莫非我被骗了?”
他并不知道,正因为是在鹞儿岭吃了一场大败仗,鞑靼人才打得特别猛。那一战败得太惨了,每个人都红了眼,战不动戚家军他们承认,但昔日手下败将要跳出来作妖,他们是绝对不会客气的,见一个揍一个!心里有火肯定是要发出来的嘛,这些沙包用来解气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