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山间野道,向西南二十里到达穽底,他们到了穽底的时候天色已晚,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南大营总指挥陈相和降职为普通首领的牛得才等人已经在穽底迎候。
陈卿陈相兄弟二人相见,紧紧的拥在一起。青羊山大营离风则岭大营垂直距离不过五十里,但两兄弟自从嘉靖四年秋天见过后,一转眼已是一年多没见,陈相满脸胡子拉碴,他差点都认不出来了。
陈相热情的邀请兄长在穽底一家陈家酒楼吃饭,陈卿以为是那店家恰好也姓陈,没想到去了才发现,如此门庭宽阔、布局装饰讲究的一家二层酒楼居然是陈相开的,立马变了脸色,质问他这钱是从哪来的。
陈相这次本就没有准备瞒他,说是他私下向堂叔陈迁借过五百两银子。陈卿又追问陈迁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这才想到什么,气得一跺脚,恨不得马上就去找那个王四算账,好容易才被秦彪等人劝住,说当此非常时期没有必要,这种事情本来就很正常不过,他控制着义军的钱粮,手段能力且不说,这些年功劳也是很大,他这么做也无非是巴结讨好而已,并没有什么恶意。
陈卿其实在上次去圪台村的时候已经察觉到什么,也觉得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但不知为何对这个弟弟,却从小就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单单容忍不了他这样。
陈相也是,这些年在南大营也算是威风八面,但不知为何在兄长面前永远都那么怕,他一瞪眼他就本能的躲闪。
这次好容易看他的气消了,陈相赶忙吩咐上菜,小二端上了几盘陈卿最爱吃的驴肉甩饼,还有一坛上好的潞酒,陈相觍着脸给他倒酒,又是道歉的,好容易才把哥哥的火给压下去。
陈卿这才问了他些大营内各方面的政事,他都回答的头头是道,他的脸色这才好了点。随着一道道地道的家乡菜摆上来,已经好几日没有享受过的陈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还不忘给旁边的秦彪夹菜,让秦彪又感动了许久。
“你在这地方开这么个酒楼,能成吗?”吃饭间隙,他问陈相,“就这穷山恶水的地方,哪来那么多人吃饭,开个酒楼还不赔死你。”
陈相道:“哥哥你是很多年没来过了吧,咱这穽底地处山西河南交界,是晋豫商道的转折点,自古便是两省的货物集散之地,随着这些年商业发展,到此来经商的商旅日渐增多,如今天色已晚你可能都没察觉,咱这么个小村庄,那是客栈、粮行、商铺林立,好不热闹呢。”
陈卿这趟出来心思全在战略地形上了,加上连日赶路早已是疲惫的很,还真没怎么注意这周围的街道,听他这么一说,表示明天一早一定好好看看。陈相见他累了也便不再打扰,命人将他送到客栈房间住下,自己也在旁边住了一晚。
次日一早,陈卿早早起床,带上秦彪出门查看,见这村子依山傍水,林木葱郁,奇峰怪石,飞瀑流泉无处不有,着实是好景致。他站在村子一处高高的山头,抬头望去,山外晴空万里,山里却是白云朵朵,狭窄的街道上不时有一队队驴拉驼走,铃声叮当作响,街肆商场货栈纵横其间,确是一片繁华。
这位于两省交界处的宁静小村庄似乎丝毫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临街民居的百姓们开着大门,在路边悠闲的喝着茶,品着酒,仿佛外面的一切都跟他们无关。
在穽底停留半日,陈卿站在一处山头向西望,告诉秦彪由穽底向西二十里有一处险要处叫穽圪筒,是一条挂在山崖间的狭窄通道,足有七里之长,穿过穽圪筒上平头走三里,再走过弯弯曲曲的小路便是石窑滩,这就到了青羊山的家门口了。
秦彪望着远方白云深处,问可有什么近路,陈卿便带他去看了村东的哈喽梯,告诉他顺着这条梯子上去也可攀爬到穽圪筒一带,但站在那梯子脚下向上一看,秦彪和他的大同兵便彻底惊呆了。
眼前一段曲折蜿蜒的碎石台阶横在眼前,之字形盘旋而上,陡峭异常。陈卿在前,秦彪等人跟在后走了一段,秦彪便呼呼喘着大气,陈卿笑道:“这就是哈楼梯的由来,由此上去上万个台阶,寻常人上不了几下便呼哈喘气,所以这里才叫哈喽梯!”
秦彪等人看着眼前狭窄处仅可容一人通过的石梯,再看看旁边的万丈悬崖,纵是他们这些人早已见惯了战场的战火厮杀,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此刻也是紧张害怕的不得了,看都不敢看下面一眼。不由得连连感叹,这太行天险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时,陈相等人在下面喊,陈卿转身回去,秦彪捂着胸口死死看着台阶好容易才下来。
他们返回穽底村,陈卿决定不再继续西行去视察穽圪筒等地,要陈相务必加派人说严加看管就是。
陈相连声答应,邀请他定要去自己的风则岭大营坐坐,陈卿于是带领众人继续向西南走了四十多里,先到王陡崖,查看了花园梯,又向西二十里到达风门口。
在风门口,他们感受着河南平原刮过来的劲风顺着陡坡翻卷上来,呼呼作响从石门穿过,那风能吹的一个大胖子滚落到下面的悬崖,还带着一股寒气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冬日将至,寒风咧咧,陈卿看到很多兵士衣衫单薄守在这苦寒之地,顿发恻隐之心。他让秦彪记下,回去后以他的命令去找王四,要求王四不管用什么法子,过年前必须给他们一路上走过来这些地方的守卫兵士们,每人制上两套寒衣,否则让他活不到过年。
随后他们一路向西二十余里登上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风则岭义军大营,观看了义军将士们的演练后,一路向北四十里返回了谷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