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流民拥堵潞州城门 申家承诺设棚施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踏着晨光,一支载满粮食的车队向北出发。
    五十多辆车马悄无声息的走过宽阔整齐的街道,很多百姓远远看到,纷纷投来一种奇怪的目光,但一看到申家的大旗又都跟没事人一样的走开了。
    陈卿骑在马上,旁边是张知道和申经,张知道已经换上了一件宽敞的酱色交领右衽大袖潞绸道袍,举止投足间自有一种富家公子的风度,相比之下申经穿着则显得很朴素,头戴一顶方巾,身穿一件浆洗的发白的青色长衫,脚上是一双千层底的针纳布鞋,他已年届四十,加上常年在外奔波,虽然面容清癯,脸上浅浅的皱纹却给人沟壑一般的感觉,多出些许成熟和稳重,却少了那种神采和风度。
    同为潞州城赫赫有名的富贵之家,陈卿一直觉得申家比起张家少了些什么,今日才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张家作为累世经营的商贾世家,在漫长的历史锤炼中培养出来的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是作为后起之秀的申家现在远远所不及的。
    陈卿骑在马上,不时来回看看,他发现今日在申经旁边的并不是他上次见过的那个申敏,而是一个年龄差不多有五旬上下的老年人,那人个头不高,方脸直鼻,一双眼睛小而狭长,浑身上下透着一种精明的意味,看到陈卿在打量他,忙微笑示意,他笑起来时眼睛直接眯成了一条缝隙,像是没长眼睛一样。
    申经看陈卿在打量他旁边的人,赶忙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申家的管家,姓冯,申敏前些日子随我去苏州,留在那边了还没回来。”
    陈卿赶忙收回眼神,向那冯先生点头致意下,又转向申经道:“怎么,申大掌柜前些日子没在潞州吗?”
    申经道:“我从前年就把这边的生意都交给舍弟了,去年年后便去了苏州,之后一直在那里,考察那边的典当生意,这两日刚回来。”
    陈卿轻轻喔了一声。
    张知道纳闷的看着申经,见他连自己的行程和去做什么都和陈卿说的这么清楚,不禁暗想,这两个人的关系还真是非同一般,要知道这申经在生意场上那是出了名的谨慎,别人问话一向是有一句说一句,能含糊就含糊的,偏偏陈卿问话他说的这般详细。
    说话间,车队已经走街过巷,很快便到了保宁门附近。笨重的车轱辘碾压在地板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越来越清晰,马上之人这才发觉周围似乎一下子变得很安静,远远看去,就连一向繁华热闹的城门口也不知为何冷清了许多,陈卿看到路旁很多商铺民居大门紧闭,街上行人也是寥寥,气氛有些异常。
    再看那城门,居然只开了一扇门,十几个持着长枪的兵士沿着开门的一侧靠墙站定,纷纷将枪头向外伸出,挡着外面准备进城的百姓,而另一侧关闭的城门后则站满了大量守城官兵,一个个佩刀执枪,虎视眈眈的看着门外。
    众人正在纳闷,这时城门口传来一阵阵乱哄哄的吵闹声。
    “前面怎么回事?”申经骑在马上问道。
    那姓冯的管家闻言赶忙上前去打探,过了一会儿,回来禀告道:“回老爷,是官兵正在闭门检查过往百姓,听说一大早这门口就聚集了很多流民,是以今天检查比以往都严格,很多百姓不了解强行要进城,所以发生了争执。”
    “什么,流民?”申经似乎有些惊讶,抚着颔下几缕髭须道,“这流民怎么会大批涌向城里来,是哪里着了饥荒了吗?”
    冯管家支吾半天,道:“这个,我具体没问,不过最近咱们这块不太平,又是杀马帮又是流民的,老爷您昨日刚回来,一直在忙,我也没顾上说,其实咱这次押这批粮食回家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的。”
    “喔?这话怎么说?”申经似乎确实很久没接触这些。
    冯管家眉头一挑,略有得意的道:“听说潞城县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好几处发现了那批马匪的踪迹,人心惶惶,所以我就跟二掌柜建议,我寻摸着,咱们多屯点粮食,万一遇到个不好也能早作准备,而且今年大旱,粮价比往年都高很多,囤积粮食是眼下最赚钱的买卖了,咱们这次运回老家的五十车粮食,转眼就是一百车甚至两百车啊。”
    他说的唾沫横飞,似是有意卖弄自己的精明,陈卿却听的一阵恶心,他想起上次找遍潞城市场采购粮种,发现市场上粮价几乎是一夜之间高的离谱,当时还奇怪呢,这才明白,原来正是这种人刻意囤积抬上去的,想到这里他内心里不由得对此人生出一种鄙视。
    “我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流民!”他话刚说完,陈卿就打马向前几步,走到申经面前,回头狠狠瞪了那冯管家一眼,在申经友善的眼神注视下,他一字字缓缓道,“这不是哪里着了灾荒,就是咱们这里,就是潞州,从去年夏天到现在,这里就没下过一滴雨,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交不起税,被迫离家出走,四处乞讨,遂成流民。”
    “竟是这样?”申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