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卿抬头看时,门口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已经欢快的跳了进来,小家伙穿一件素白简单的长锦纱衫,衣服上染映着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的墨竹,腰间系着一块小巧的玉佩,一头乌黑的发丝用玉色的丝带简单挽了一下。粉嘟嘟的脸上,一双大大的如黑曜石般的眼睛一闪一闪的,没有一丝杂质,精致的五官一看就是继承了陈月的端庄秀气,举手投足间偏又有着张知道的儒雅俊逸。
他走到屋里,看到母亲床头坐着一个男人,却不是父亲,一张小嘴顿时张成一个o型,就这么和陈卿对视了起来。
“云儿乖,快叫舅舅,这是你的亲舅舅哦。”陈月道。
小家伙伸出小手指,挠挠头道:“舅舅,不是陈相舅舅吗?”
陈月笑道:“云儿,那是三舅,这是大舅舅,陈卿舅舅,快叫舅舅。”
晋云这才上前拱手施个礼,鞠躬道:“云儿见过大舅舅。”
陈卿赶忙起身,笑呵呵的回了一礼,蹲下身子在他脸上亲了几口,边说着:“云儿啊,这就是我的小外甥吗,哈哈哈。”他说着便把小家伙一把拉到自己怀抱里,把他抱在腿上坐下,咯咯的笑个不停。
小家伙显然还没太适应突然有这么个舅舅,忸怩着身子想要从他怀里挣脱,陈卿忽然想起什么,赶忙从怀里掏出一件小玩意道:“来来来,乖孩子,看看舅舅给你带了什么礼物。”
晋云看时,只见是一个泥做的鸟哨,也叫泥叫叫,陈卿拿起来就轻轻吹了几声,清脆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小家伙的目光,他显然从没见过这种村里孩子们常玩的土玩意儿,拿在手上特别喜欢,随之又偷偷看看母亲,得到陈月的默许后才高兴的收下。
以此为见面礼,舅甥俩的感情瞬间便亲近了起来。
陈卿问他几岁啊,在读什么书啊。
小家伙放下手上的玩具,正色道:“回舅舅的话,云儿四岁了,在读《孟子》。”
说着便背起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陈卿认真的听着,待他背了一段,高兴的鼓鼓掌,故作稚气道:“我们小晋云书背的实在是太好了,不过舅舅并不喜欢听什么孔子啊孟子的,你家先生可是教你别的了吗,比如背首诗啥的。”
小晋云看了一下母亲,得到陈月含笑示意后,开始认真起来:“先生前几日教我一首唐诗正好背给舅舅听。”
他说罢一字字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刚背完,他又斜着眼睛看了母亲一眼,得到陈月赞许的眼神后,显得很是高兴。
陈卿也高兴道:“哎呦,我们家晋云真不赖,小小年纪就能背诵唐诗,长大了可是了不得了呢。”
蓦地,他又想起什么道:“可是,我们家小少爷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吗?”
晋云摸摸小脑袋,嘟着嘴道:“先生说是唐朝诗人写的,是要我们珍惜粮食。这诗人的名字嘛,我,这个……”
见他一时答不上来,陈卿摸着他的小脑袋,笑道:“晋云记着啊,这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诗名叫《悯农》,也就是怜悯农民,要知其劳动辛苦,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明白了吗?”
看到孩子使劲点头,他突然又来了兴致,柔声道:“还有啊,晋云的先生可曾告诉你,这个《悯农》诗,李绅是写了三首的吗?另外两首,你会背吗?”
小晋云摇摇头,旁边的陈月见他们舅甥俩还处的很愉快的样子,也是欢喜的不得了。
陈卿把晋云慢慢放下,自己也蹲下身来,认真的说:“这个《悯农》的第二首诗是这样的,你听好了,舅舅这就教给你。
他说着便起身在房间内踱起步来,只听他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他一字一字的把这首诗读出来,读的抑扬顿挫,读的饱含深情,这下连一旁的陈月都看的出来,这个弟弟现在脑子里不知道又在想些什么了。
小晋云则耷拉着脑袋表示完全不懂。
陈卿走到他跟前,低头解释道:“这首诗是说呢,农民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很多粮食,如今天下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可种地的农民却饿死了。”
他话音落在“饿死”两个字上时,特意强调了下,语调更显凄凉。
陈月在一旁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咳嗽一声示意下人把晋云抱走。
小晋云却似乎刚进了状态,不仅不肯走,还嘟起小嘴,问陈卿道:“舅舅这个弄错了,天下没有空闲的土地了,都给农民伯伯了,农民伯伯不是应该吃的很饱,怎么会饿死呢?”
“这个问题啊……陈卿刚要说什么,看到陈月脸色已经很难看,这才含糊道,“这个问题,等晋云长大以后自然就知道了。”
见孩子表情仍旧僵在那里,显然对这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