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已经沉默如一潭死水的朝堂,随着一位新任御史的尖叫,瞬间又炸开了!刚还以为必死无疑的几位朝臣用感激和同情的目光看着这位勇敢的小兄弟。
嘉靖皇帝虽然在气头上,但他不并不是一个容易意气用事、不论是非曲直的昏君,他给了那御史说话的机会,于是满朝大臣都听到了他的奏述。
“臣弹劾桂萼张璁二人。嘉靖二年秋,他们被贬谪南京期间,有晋商名张知道者,曾上门拜访,给他们送礼馈赠主动结交,臣事后查证得实,那张知道便是太行青羊之乱匪首陈卿的姐夫。张桂二人身为朝廷命官公然接受商贾献礼,以为其游说。臣闻青羊反贼目前已攻占山西三州八县,斩杀我指挥官三十四员,擅杀知州二人,俘虏知州知县三人。如此丧心病狂,而张桂二人却主张招抚,为自一己私欲而置国家法度尊严于不顾,是可忍孰不可忍,臣请处死张璁桂萼二人,以绝天下图谋不轨者之念!”
他字正腔圆的声音在大殿里传播着,空旷的朝堂再次陷入一种极致的宁静,空气仿佛都被吸干。
半晌,嘉靖神色平静的看着他,问道:“你话说完了?”
“启禀皇上,臣,说完了。”
“你不是说你有证据吗?什么东西,拿出来瞅瞅。”
丁冬从怀里用颤抖的手摸了半天摸出一本书,嘉靖旁边的太监赶忙下来接起呈上去。
满朝文武都瞪大眼睛看着这两本书,好像似曾相识。
书很快就到了嘉靖的手上,精致的封皮上刻着书名《日知录》,然后是作者,王阳明著。
嘉靖随意翻了几页,拿起书道:“这就是你说的证据?”
“回皇上,正是。这本书便是那晋商自掏腰包付梓出版送给张桂二位大人的厚礼,这是赤裸裸的雅贿。行贿之人何其毒也,受贿之人何其大逆不道也!”
“一本书而已,怎么就大逆不道了?”嘉靖淡淡的问一句,满朝臣子都屏气凝神,他们已经都猜到了这本书的名字。
丁御史一听瞬间激动道:“皇上,王阳明自封圣人,妖言惑众,居心叵测,以言论控制朝堂,挟持众臣,张桂二人就是其在朝堂的代言人,如此胆大妄为,还不算大逆不道,什么才是大逆不道?臣认为,妖书肆虐必使人心浮动,人心浮动必动摇社稷根本,张桂二人接受晋商贿赂在前,为贼匪张目在后,又复接受妖书,惑乱人心,不死不足以堵天下文人之口,不死不足以安天下士子之心!”他越说越激动。
“好了,够了!”嘉靖把书往御座上重重一掷,雷霆大怒道。
“丁冬,都察院新任御史,是谁让你坐上的这个位置?满嘴胡言乱语,一本书而已,怎么就动摇天下人心,动摇社稷根本了?”
他说着又拿起那本书,翻了翻,面向众臣道:“这本书,你们在场的还有谁看过?或者说,谁没看过?”
满朝大臣都低下了头,没人吭声。
“这本书,朕看过!”嘉靖大声道,“朕的枕头边就放着一本,是张璁给朕的。怎么,难道朕也是大逆不道,动摇我大明社稷根本?”
丁冬颤抖着身子道:“皇,皇上,臣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嘉靖咆哮道。
“嘉靖二年的事情,你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这个时候说,桂萼张璁刚刚查明李福达案你就开始拿来说。哼哼,你有胆子,说,是谁指使你在这朝堂上诽谤大臣,造谣生事,是谁?是大学士贾咏还是都御史张仲贤?说!”
“微臣,我,我从未受过,任何人指使,是我自己,我……”丁冬被嘉靖眼睛一瞪,居然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堂上跪着的贾咏和张仲贤则一个劲摇头道:“皇上,臣绝无指使此人,皇上明察啊。”
丁冬已经吓得口吐白沫,却还是指着朝堂上的张璁桂萼二人。
嘉靖继续咆哮道:“你说张璁桂萼为贼匪张目,他张什么目了,是为反贼说情了还是干涉地方司法了?瞪大你的狗眼看看,这个是什么?”他说着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扔到地上。
旁边的太监立即下去捡起来,给到丁冬手上,见他呆在那里浑身发抖,便帮着大声念“臣掌都察院左都御史张璁上《请平潞州议》,臣昨承圣谕,如掣回兵马,或待其自定,非愚虑所能及者……乱贼不除,未有能安天下之民者也……臣窃闻唐之有吴元济,不啻今日之有陈卿也。裴度谓淮西腹心之疾,不可不除,犹今日潞城为京辅近地,不可容乱贼所据也。其谓两河藩镇跋扈者,将视淮西为高下;犹今日各处强犷之徒,或谓潞城为高下也……今潞城之乱,又不问罪,惟务招抚,则小人之不逞者,又以借口,国典不明,盗风滋长,臣实忧之。切惟今潞城一隅之地,而当三省之全力,其破败亦有可立而待者,倘蒙圣断驻兵征剿,平此一方,则威行于缘边,风闻于天下,而无感有不逞者。”
“潞城中国之寇,魁首尚杀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