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夜深人静,张知道的书房,一盏宫灯下拖拽出两个长长的影子。
陈卿正看着墙上的画发呆,闻言摇摇头道:“从未听说过。”
张知道指着墙上他正看的入神的那幅画,说道:“你看的这幅,就是唐寅名作《骑驴思归图》。”
陈卿这才把目光投向画上的文字来。只见见画上自题有“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句,又有落款“晋昌唐寅”,因问道“此人是向往田园吗?”
张知道笑道:“贤弟果然是有悟性!”
他指着画中樵夫道:“你看啊,晋昌唐寅,字伯虎,祖籍我山西忻州,他们家族宋时迁苏州府吴县,唐伯虎出生商贾之家,为本朝名士,因无意中卷入朝廷纷争而仕途受阻,返乡后寄情山水。这幅画是我前年在湖州贩丝时偶然从朋友手中所得,见其有前宋遗风,爱不释手。”
陈卿闻言,目光渐渐离开画面,轻笑道:“姐夫把我约到这书房,是要和我谈论风雅吗?”
张知道顿一下道:“不然。我是想说什么呢,这个,卿弟啊,你的事情我后来也听过一些,锦儿是个好姑娘,可惜已是香消玉殒,人死不能复生,弟弟切不可再停留在过去,劳神伤心啊。”
他说着把目光投向那幅画作道:“就拿这唐伯虎来说,当今之名士也,博览古今,有经天纬地之大才,他原本家庭富裕,衣食无忧,人人都以为他必中状元,仕途前程不可限量,可他却未能如世人愿,一试落榜便一蹶不振,家族也跟着败落,到头来他只能卖艺为生,穷困潦倒,可见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他这样的能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陈卿闻言默然,良久冷哼一声道:“我说这大明王朝怎么会成了这样,到处是贪官污吏。唐伯虎如此人才却不被朝廷重用,却纵容小人当道,这样的朝廷,也真是没救了!”
张知道没料到他会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大为震惊,问他是不是又遇到什么事情了,陈卿也不说,只说官场呆久了,故而发此感慨而已。
两人说着又把目光投向那幅唐伯虎的画作。
陈卿读书时对书画也有些研究,只是后来受生活所累,早已没那份闲心了,难得今日还有机会文艺一把,只听他缓缓道:“这画确是精品,连我这田园中人竟然也看的不觉痴了。我现在算是明白,它为什么能得到姐夫你这样的豪商大贾青睐了,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生活意境正是你们缺乏的吧。
这个且不说,我是在想,这大明天下,富贵之家何其多,爱好风雅之士怕不只姐夫一人。故而你说唐伯仕途不顺,家道中落,穷困潦倒,依我看来前面两个是真,穷困潦倒还不至于吧,就这一幅画,对他来说可能是一时偶得,但在你们这些人面前,却少不得银钱购买,他靠卖画应该也混的还不错吧。”
不等张知道回答,他又长叹一口气,凄然道:“我就说嘛,你看人家再不顺,顶多不得志,却不影响生活,而我们农民就不同了,我们生而黄土,死亦黄土,除了种地什么也不会,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所以做事就只求温饱而已,别的再不敢奢望,这才是人各有命,非天意能为。”
张知道愣怔半晌,叹息道:“这个道理我懂。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便是这个意思。”
陈卿点头道:“正是。因而那些诗书文章,丝竹管弦是供你们这些人消遣的,而我们普通百姓则消受不起。所以,你我说到底是两个阶层的人,不是吗?”
张知道正在思索他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听到这句话不觉大吃一惊道:“卿弟,你,你这是怎么了?”
陈卿笑笑,也不回答,却是继续说道:“这书画我如今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我就是喜欢诗词,觉得诗词虽短却是真实的生活百态,姐夫也是读书人,可知诗词之中,历朝历代,谁人为最?”
张知道愣怔一下,道:“单说唐诗之中,自然是李杜为最。”
陈卿又问:“二人有何特点?”
张知道不假思索便道:“李白诗词多浪漫,杜甫诗词多现实嘛。
“因何会有这种区别?”
“这个,自然是个人写作风格不同而已。”
两人一问一答。
陈卿摇头笑道:“我却不这么认为。”
他说着面色沉了下去,缓缓道:“李诗浪漫是因为因李白一生生活相对顺当,他年轻是便多结交王孙公子,豪门巨贾,早已名扬天下。又曾供奉翰林,临走还得了玄宗皇帝赏赐无数,一生可谓衣食无忧,方能求仙问道,他就像是姐夫你。
而杜甫呢,他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常常连温饱都是问题,故而杜诗多凄婉哀绝,他得面对现实,这个就像是我。”
他说罢指指张知道,又指指自己,语带嘲讽道:“是以,什么诗词歌赋,道德文章,都不过是命罢了。”
张知道这下,彻底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