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秋风凛凛,长路漫漫。
陈卿带领众人沿着古商道走了不知多久,终于看到前方山头上一座凸出的石拱门,众人抬眼看去,只见那拱门身在嶙峋巨石之间,看上去并不高大,却处处透着一种睥睨天下的庄严。
陈卿告诉众人,石拱门便是洪梯子的梯顶,而这看上去已经很近的梯顶,距离脚下其实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便是前方即将登临的一条盘旋石梯的长度。
众人向前细看时,果见那山腰间似有一条天梯。
陈卿介绍道:“这便是能够抵达那梯顶的洪梯子,长约七里,是一个人工开凿的石梯,整个石梯呈“之”字形,陡立在山崖之上,足有五十四盘。
众人于是加把劲沿着一阶阶石梯艰难而上,每走几步便是一个盘旋,大约转了五十四个弯之后终于抵达石拱门脚下,无不兴奋异常。再看那石头垒砌的拱门门头上似用深深的刀痕雕刻着“洪梯古口”四个大字,那字体苍劲有力,似长在了石块上,经过多年的风雨剥蚀更显得古朴厚重。
王仲兴命令左右暂作歇息,自己则和陈卿驻足关前,眺望着远方群山,但见四周道路绝迹,危崖参天,不觉感慨万千,连连感叹这洪梯子真是一座雄关,不足两米宽的一座石拱门像是在铁板一块的太行山上开了一个口子,横亘在山西河南之间,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陈卿叹息道:“这天堑,真可谓鬼斧神工,只可惜如此一座险要之地,战略位置何其重要,当今朝廷却似乎从不当回事,居然没有派兵驻守。”
“确实糊涂!”王仲兴也冷笑道:“如今大明朝廷承平日久,从上到下早已忘了干戈战火,岂不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朝廷里养的一帮老爷整日只知参玄悟道,风花雪月,哪里还有功夫管这穷乡僻壤的地方!”
陈卿目光直视远方,思忖有倾,慨然道:“我听老一辈人说,前宋末年,金国大将金兀术,就是那个岳王爷的死对头,当年率领金兵就是从此关而下直捣宋都开封。传闻当他历经艰苦寻到此关后,也曾站在这里,仰天狂笑:南人有此雄关而不守,是天要亡之。”
“喔?竟有这个典故?”王仲兴略做沉吟,似笑非笑道,“我看今日此关正好便宜了我们,贤弟若执意要反,在青羊腹地站稳脚跟后,只需派人严守此关便可阻挡河南方面数万兵马从背后偷袭,可安坐这太行山霸主之位,将来一日由此向东,则中原之地唾手可得。自古得中原者可望天下,如此这洪梯古关岂非是天赐于你?”
陈卿闻言,脸上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用脸角闪过的一丝苦笑代替了所有的回答。
天色不早,王仲兴执意要再送送陈卿,被他再三谢绝:“冬日苦短,王大哥还是早日回河南,我此去不远便是青羊山地界,已经足够安全了。”
若换在平日他定要邀请王仲兴到家里做客,可今日他实在不知那边是何情况,又怕连累了他。众人于是在梯顶一处土地庙前告别,王仲兴拉住陈卿的手,似有百般不舍,一再叮嘱:“贤弟此去,万事千万小心。”又从怀中掏出一块刻着祥云的玉石亲手交到陈卿手上,动情道:“此物乃我随身携带,云梦山上很多人都识得,今日赠予贤弟,以后若遇到难事,可差人携此玉前来云梦山找我,见玉如见人,云梦山兄弟当随时听候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见陈卿拿好玉石后已经猛然转身,向后摆摆手,带着云娇绝然而去,显然是不想再麻烦他。
王仲兴大队人马离开后,陈卿扶着云娇一步步向西,沿途但见多处坍塌的石屋、石坊,连原本随处可见周围村民身影的山泉之畔如今也是杳无人烟,整个天地间透着一种可怕的寂静,让陈卿心中不觉起疑:“如今这世道虽不太平,也不至于如此,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这里有劫匪?”
他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警觉:“难道官兵来过?又或是已经在不远处看着自己?”
想到这里他不禁毛骨悚然,云娇也害怕了起来,“你家这周围怎么如此冷清,我们沿途听说的,青羊山如今早就是人马沸腾,这周围的村子也该很热闹才是,怎么会是这样?”
陈卿心里越想越不对劲,小心翼翼的拉着她的手,加快步伐向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叫臭水蛟的村子走去。此时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早已褪掉了最后一点光芒,夜幕即将光顾,周围到处是清晰可闻的虫叫蛙鸣声,此起彼伏,听的人心里直发毛。刚走到村口,他们看到村子里一户人家透出一点烛光,隐约还听到人声,陈卿兴奋不已,加快脚步,云娇也紧紧的抓住他的衣袖跟在身后,二人走到村中这处简陋的屋子前,轻轻的敲敲门。
“有人吗?咚咚咚,有人吗?”
“谁,你是谁?”里面传来一个老人的咳嗽声,声音透着一种惊恐。
“老人家,我们是过路的行人,天色晚了,想向您打听路程。”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