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开粮仓陈卿一声吼 起义军一举占四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了你好。今日你这么胡闹,朝廷岂能饶过你?连带着众乡亲陪着掉脑袋。”
    一位甲首撸起右臂膀朝天一举道:“乡亲们,千万不可胡来!这里甲制就是要相互监督,一家获罪全里连坐啊!谁不怕掉脑袋哩?陈卿这是在坑害大家呀!”
    当下围观的众人有的开始向后退缩,几个胆小怕事的更是抽身离去……
    陈卿两眼盯着走来拦阻的几个人,大笑一声,疾步上前,一把抢过拦阻他们的“老人”手里的拐杖,用力咔嚓将他折为两截,往空中一扔,大声喝道:“老子就是反了怎么了,我也想做个好百姓安分守己,只要有地种有饭吃就行,可官府给我这个机会吗?谋反灭门,老子昨天也没谋反,不也让官府那帮畜生差点灭了门吗?我现在明白了,对官府就不能心存幻想,要么顺着他等死,要么就干他娘的!”
    “对!”人群中很多百姓大声呼应。
    “反了反了!”人群中不知谁带头一呼,无数人群起响应,呐喊声在山谷间回荡,愈加嘹亮,直冲云霄。
    陈相使个眼色,早有人过来把那老人和甲首捉了下去,他随即举起右手高呼:“随我来!开仓分粮!”
    陈奉也挽起袖子在原地转了一圈,带头欢呼:“分粮啦,分粮啦!害怕的滚一边去!”
    身后,无数贫苦百姓顾不上回家拿来盛粮的袋子,紧紧跟着陈卿,迈开大步向那官仓涌去,陈奉命人把所有仓门的锁头都砸烂了,刚打开一座粮仓,便有百姓脱下了衣服,有的取下了头巾一哄而上,三座存放麦豆黍谷的窑洞门“轰”地被撞翻。
    陈卿挥挥手叫喊:“乡亲们,别着急,慢慢来!”
    他紧绷着脸,吩咐冯大川带人守着各仓门口,指挥百姓们排队取粮食,每家五斗米麦,不到一个时辰就将仓里存积的粮食取得干干净净。百姓们欢呼着,扛着粮食高兴地回家,路上逢人就说是青羊山的义军给他们送的粮食,这消息很快便像长了翅膀迅速传播开来。
    陈卿这边安排砸了青羊里官仓给百姓分粮,陈相在山上则按照他下山前吩咐的,调集了五百多人马,秘密进驻周围的西湾、军寨、门楼、安阳、虎窑等地,随时做好下山夺地的准备。
    陈卿安排人马先占了青羊里,又陆续占了周围很多村落,将告示贴到各个村口。告知村民从明年开春开始,都不用交税粮了,年后他们会把所有村里的土地集中重新分配,每家每户都有地,且三年内不用交一粒粮食,这小小一贴告示比他砸官仓的动静还要大,很多百姓听说后都高兴的手舞足蹈,跟过年似的,冯大川和李景芳的人马所到之处被人夹道欢迎,很是威风了一把。
    陈卿回到谷堆地,陈相告诉他一切已经准备妥当,陈卿点点头,召集各路首领在聚义厅集合,振臂一呼道:“兄弟们,寒冬将至,眼下正是农闲时节,地里的活可以闲,咱们的手不能闲下来,官府也不会给我们喘气的机会,如今青羊里官仓被砸、官粮被分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官府,我们的告示也四处贴开了,咱们一不做二不休,明日就下山,先把青羊山附近这些村镇全部占了,一步步扩大,建立咱们的大本营!”
    众首领高声附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陈卿又特别嘱咐道:“下山前我再重申一遍,明日起我们就不再是土匪响马,而是反抗官府的义军,是老百姓组成的队伍,也是为着百姓活路的队伍,任何人下山后不得侵扰百姓,有敢将刀枪对准百姓的,我陈卿第一个不会放过他!”
    他说罢让陈相拿出一张纸,像是个军令状,让各路首领在上面签字画押,认可统一号令,统一指挥,不得私自行动,不得骚扰百姓等条款,众人纷纷在上面画押,签下这军令状。
    次日一早,天色雾蒙蒙的。
    青羊山上又有一千多人马在各路山寨首领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开出谷堆地,围绕青羊山四周分批出发,手拿着大刀长矛钢叉甚至斧头锄头开始行动。
    先有殷得海和林得和带人占领了谷堆地南部壶关县的新安里、龙真里、羊围、杏城一带;陈卿陈奉则亲自带人向北夺取了潞城和黎城县的张井里、东禅里、安善里、石灰里,配合之前冯大川、李景芳等人占据的青羊里,不到七天时间,青羊山周边便有十几个里陷入农民军之手,很快形成了一个以谷堆地为中心的农民军大本营。
    义军每到一处便打开当地的官仓、私仓、给百姓分发粮食土地,同时设立盘营招收乡民入伙。
    很多里甲村镇本就没有多少兵员守卫,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服徭役的民壮,这些年他们也早就受不了上面压迫,一直消极应付,一见着农民军挥舞着兵器过来顿时吓破了胆子,青羊山义军就像飓风一样顷刻间席卷了一大片山山岭岭。
    消息传到潞城、壶关、黎城三县,三县县令惊慌失措,仓促组织县里的衙役民壮前往镇压,这些人一看到农民军黑压压一片,一个个气势汹汹的样子,直接就给吓跑了。
    几场不大的战斗后,青羊山农民军一举跨过漳河占据了黎城的王曲里、候壁里、羊羔里、石城里等方圆百里地盘。
    陈卿四处巡视,吩咐在沿途布哨,监视官军,官兵人马一来,白天砍树、摇旗、放风筝;夜晚鸣号、响锣、放烟火以为信号,各路人马彼此呼应,遇小股敌人自己解决,遇到大部队则互相通报,共同据敌。
    而义军驻扎活动的地方则多是各地山势陡峭,道路艰险,易守难攻的地盘,官府的大队人马即便来了也找不到他们,或者人还没上便被神出鬼没的农民军包了饺子,只能在一旁干瞪眼。这边前方各路人马和前来的地方民壮快手厮杀,那边后方更多穷苦农民纷纷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封了大山,青羊山的兵马已经发展到了五千人之众。
    农军们在陈卿的提议下,统一着百姓们最常穿的青布衣服,然后找了块象征土地的土黄色的布条扎在右侧胳膊上以为标志,正式取名为青羊义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