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陷死牢宁死不屈服 得军师山上大变样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哪里构筑垛台,垒砌寨堡,用作屯兵宿营,另一方面则严格制定山规,加强操练兵马。
    果然潞州官府在第一次围剿损兵折将后并不甘心,继续调集各县民壮快手两千人,两度前去围剿,这些人战力还不如官兵,都被青羊山人马打退,从此青羊山声威大震,吸引了更多人前来投奔。
    站稳脚跟后,陈相又听从建议,主动出击,将长年盘踞在青羊山方圆几百里内多个山寨的山匪击破,将他们原班人马杀的杀,收编的收编,不过几个月时间,几番战斗下来他们人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发展到了两千人,势力更加不容小觑。
    人人称陈相为诸葛武候在世,把他捧的高高的,陈相飘飘然享受着众人的追捧,体验着科场失意以来从未有过的快感,不过这次却出奇的没有骄傲。因为他很清楚,如果第一次围剿侥幸大胜的确是他亲自指挥外,此后的几次战斗包括战略部署,从内到外都跟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他背后多了一个人。
    此人名叫平阳子,是个道士,他于青羊山第一次大败官兵不久后上山,亲自带着一群道士前来求见陈相,表示愿意加入青羊山共举大义,陈相因为从小被个道士算命说自己日后必是卿相之才,从而对道士极有好感,见着他一身道袍,道骨仙风,本能的便以为这是上天派他来辅助自己成就大业的。
    尤其是一番长谈下来,陈相感觉此人谈吐文雅,颇通文墨,一问之下对方居然也是有秀才功名,屡试不中才出的家,与他可谓同病相怜,于是更是对他大生好感,便留他在了自己身边。
    平阳子不仅带来了百余人马,还带来了很多钱财,据他说自己曾在各地行道,交友甚广,近年来又在长子慈林山崇庆寺旁建立起道观青凉观,一直香火旺盛,得了不少捐赠的钱财,这下一并捐给青羊山,而他之所以一心要加入青羊山对抗官府则是深感如今官府黑暗,百姓疾苦,想替天行道。
    陈相对他颇为赏识,见他颇有见识智谋,不久便将此人拜为军师,对他言听计从。后来潞州方面两次派遣官兵进山围剿,青羊山能大获全胜且越做越大,行军布阵之法都出于此人安排,而山上后来制定的一系列战略如打击土匪,扩大地盘,招兵买马、盘踞一方等也都出自此人之提议。由此在陈相的支持欣赏下,平阳子的风头很快便盖过了很多山上老将。
    平阳子此人颇有心机,他四处出头,一面讨好陈相一面笼络山上各首领,很快便当了青羊山的家,几番下来渐渐也得到了大家认可,在义军中名望一度超过陈相。
    随着队伍日渐发展壮大,以至于后来,外界说起青羊山,只知有平阳子而不知有陈相更别说陈卿,平阳子也越发的意气风发,多次代替陈相发号施令,大显身手,威权日重。
    这日,经过三个月的动工,青羊山义军新的聚义厅正式完工。
    新的聚义厅便是由平阳子提议改造并亲自指挥设计,它依旧坐落在谷堆地后山,依山势座北朝南,在之前陈卿搭建的旧厅基础上改造而成,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主体由石砖砌成,坚固威严。厅内宽敞大气,用石梁撑住房顶,厅中间设三把交椅,以中间交椅为中心,前方左右分列两排藤木座椅。
    大厅外面左右有两排四个不大的厢房作为办事厅,厅前两侧建有瞭望楼,用坚实的石块筑成,两座楼屋顶上设栈道相连,且可直通往楼旁边的瞭望塔。塔为木制,高三丈许,栈道和塔顶都有兵士防守,确保山下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看见。厅前广场右侧还有一个木栅栏围城的演武场供练兵用。
    这日,为庆贺新厅启用,在平阳子的提议下,陈相召集山上各路首领在聚义厅议事,他暂坐中间陈卿之前坐着的那张椅子,左右两张椅子上依次坐着军师平阳子和特意邀请过来的二哥陈奉,前方两溜藤椅上则分坐着诸位义军首领冯大川、李陈、李景芳、王彪、王得、殷得海、陈得和,和后来加入的豪杰吕文海、牛得才、冯庭保等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