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卿从潞州撤离时并非没人反对,当时秦彪便认为好容易打下这战略要地,不可轻言撤离。陈卿不听,说潞州军机要地,占据潞州就是刺激朝廷神经,占的越久越容易引发朝廷更大动作,不如早日撤离的好。
秦彪说,你要么当初干脆不打,既然迫不得打了也占了,便已是惊动了朝廷,此时再撤意义已经不大了。陈卿只是不听,他以为只要自己及时撤出,放低姿态,向朝廷示弱,必然可以和从前一样换来一时安定。但事实证明,如果说当初攻打潞州是个错误,撤离潞州便是错上加错了。
他刚从潞州撤离,太原大同官兵便护送着沈王带着他的护卫军回来了,潞州再次回到官军手里。太原官兵同时带来的还有一道由内阁大学生、吏部尚书张璁提请,嘉靖批准颁发的特旨和山西巡抚常道亲笔签发的一道公文。
潞州知州,刚从大牢里被放出来的宋琏看到旨意后大喜,立马开始进行一系列动作,指挥各县,坚壁清野,同时向百姓宣传朝廷政策,减免潞州六县百姓历年所欠朝廷的一切赋税,同时重新清丈田亩,将历年来勋戚豪强用各种手段强占的民田,还田于民,并再度降低赋税标准,恢复洪武旧制,与民休息。
消息由州城百姓传出,四方百姓奔走相告,很快义军势力没有扩展的襄垣、长子和屯留三县便张贴了告示,百姓们高兴的告诉他们在潞城、黎城和壶关三县的七大姑八大姨各种亲戚,三县百姓的民心瞬间开始动摇,对青羊军支持的热情开始降低。
陈卿很快便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知道朝廷终究还是要对自己动手了,对前来汇报政务的潞城主将道:“不用管他,百姓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随他们去吧。”
那主将刚走,他便召集了几个副帅一起商议,预感到最迟年后,朝廷必有大动作,而瓦解民心军心只不过是为了配合这个大动作的前奏。秦彪忧心忡忡道:“以我对朝廷的了解,他们一向都是要么不动,要么大动,如果只是之前那样兵部调兵遣将,依旧安排卫所军来,不管他几省联军,我们都不怕,怕就怕他们出动京营和边军,这些人战力强悍,武器先进,我们根本不是对手啊。”
王仲兴不屑道:“秦将军最是容易长他人志气,我军如今有五万多人马,又多在深山老林,道路险峻之处,有太行天险为屏障,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管他来什么军,干他就是!”
李杰林永也对官军嗤之以鼻,经过这些年几场大战下来,他们觉得官军战力不过如此,虽然他们也见识过秦彪这些边军逃兵的战力,但觉得他们是在平地作战还行,且有运气的成分。如果在这坑坑洼洼的山区,很多地方人都走不过,别说军械了,就是来了那些厉害的火器,在这里也没有用武之地,只要守好各要道关口,官军根本不用怕。
陈卿也觉得,朝廷短时间内调集不了多少军队,尤其是营兵,而且从以往来看,各路官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战,很难形成规模战力,他正好可以采取主动分兵出击的战略,各个击破。
秦彪见五人之中自己孤掌难鸣,只能唉声叹气,希望这次能有好运。
此后,陈卿又处理了山上的几个俘虏,将之前俘虏的潞州守备李际可和潞州卫千户张平等四人都给放了。他紧记张安的话,原本想单独放了张平,又怕他这样回去会让上面生疑,索性把这些人都给放了。尤其是这个李际可,实在是个庸才,在他面前就没打过一次胜战,让他回去带兵更好,真换个能征惯战的,反而麻烦。
处置完他们后,陈卿又单独去牢里见了殷得海,跟他聊了一晚上,同他回顾一路走来的革命战斗友谊,慢慢的见殷得海对他抵触的情绪没那么大了,陈卿又主动说起他哥哥殷得山的事情,说得山当初冒死救了陈奉,便是他陈家的恩人,陈卿作为陈家家长,一直记在心上,从未敢忘,把个殷得海说的很快便没脾气了。
陈卿长叹一口气道:“我之前有很多事情考虑不周,没有顾及你的感受,心中有愧,你对我有意见也好,反我也好,我都可以理解,对你犯下的过错既往不咎。你如果相信我,眼下山上正是用人之际,你去南大营协助陈相,做副将,如果你还是执迷,我也给你一条生路,你去陈迁那里领五百两银子,算作路费,你走吧,愿意去哪儿去哪儿,我不拦着。”
殷得海当即跪下,泣不成声道:“大帅如此大人有大量,我殷得海还有什么好说的,从今日起安心为你效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两人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了一起。
眼瞅着年关将至,腊八过了,青羊军派在潞州的探子给陈卿送来一个消息——沈王朱铨钲驾崩了。
陈卿连问是怎么回事,那人道:“听说这沈王这些年身体本就不好。前两年,他唯一的儿子朱勋壮突然先他而去,他备受打击,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后,身体更是每况愈下。最近又提心吊胆长途跋涉跑了一趟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