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冲在成功的挑动鲜卑的进攻脚步之后,就又变成了一个安静的美男子,静静的呆在自己的帐篷里面,足不出户。
在轲比能等人没有注意到的时候,陈冲队伍里面的一个黑炭头消失不见了……
陈冲在回到帐篷之后,轲比能也开始了调兵遣将,他将自己的部队分成三路,一路进攻云中城,趁着现在云中的防备松懈,要一下子把这座城池打痛了!要让云中城守将觉得他们有决死拿下云中城的意思,让他们尽快求援。
另一路疾速前行,绕过陈冲的“主力部队”,快速的到达长城外面,同时依靠“陈珪”的帮助进入城关内部作为内应,随时接应从云中撤退的部队进入长城内部。
最后一路就是机动部队,专门负责通讯以及侦查敌情,居中调度整个军队。
让陈冲意外的是居中调度的居然是一个汉人,阎柔。
据说是前些年被某个鲜卑部族抢掠的时候劫走,到了鲜卑之后在将要被杀之际,轲比能出面将他救了下来。
接下来轲比能向他学习汉人的知识,也让自己的部落的人去学习汉人的知识,逐渐的将自己的部落建设强大起来,阎柔也越发的被重用。
其实阎柔这个人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在三国的历史上面,阎柔虽然被乌丸和鲜卑先后俘虏,但是他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他们信任,混得风生水起。
后来逃回了汉朝,先是效忠刘虞,刘虞死后联系鲜卑和袁绍一起进攻公孙瓒,最终杀死了公孙瓒。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委以重任让他守护自己的后方,防备鲜卑等异族入侵,在袁绍战败病死之后又果断的投降了曹操。
史书上记载曹操待阎柔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曹丕也将阎柔当成是自己的兄长,一直被委以重任,防守着曹魏的北方边境,不曾有失。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面只有寥寥几句话,陈冲想了想,这人也没有亮眼的战绩,就没有多上心。
只是本着大小也是个“青史留名”的人物,就随意的结交一下……
陈冲不知道的是,就这么一个小人物为他以后的行动起了十分大的帮助,直接帮他起死回生了!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陈冲很无聊,很累。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骑马赶路,由于不知道云中城守将是个什么货色,所以他们要尽快的赶到长城内潜伏起来,以防万一云中城的守将求援文书到了之后,关门戒严,他们这些人可能都进不去了!
陈冲心里面腹诽:“投胎也不用这么急啊!”
不说陈冲这边苦逼的赶路,说回到张郃这边。
张郃和戏忠两人带着部队离开云中城之后,没走多久就在一个树林里面分兵了。
一路由戏忠带着五千新兵一路慢悠悠的往代郡走,一路上不减灶,同时让每个人都拖着一根树枝在身后,弄得烟尘滚滚的,旗帜遍布,人手一根,队伍分散的十分的开阔。
要是这时候让人发现了队伍没有队形,人员分散的现状,只要一只千人的骑兵队一个冲锋,这些新兵一准得一溃千里。
所以在戏忠分兵的时候特别留了近半的骑兵,还从云中城里借了不少的军马,连驽马都拉出来四处分散开来,将侦查范围扩大到了队伍四周五里,前后左右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扫描式侦查。
戏忠很小心的保证着自己队伍的安全。
另一边张郃在树林里面跟戏忠分开之后,昼伏夜出,连夜潜行回到了云中城。
在云中城内停歇了一个白天,补充了干粮和水,再要了部分的军马。
半夜出城,前往预定的埋伏地点,潜藏起来。
预定的伏击地点是一个山谷口的地形,进口不算窄,可以容许骑兵三骑并排通过,可是山谷的谷顶上面有两块巨石。
陈冲和戏忠勘察地形的时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当时陈冲和戏忠发现这个山谷的时候欣喜若狂啊!
这是一条通往云中城最便捷的道路,在这个山谷的内部是没有其他的地形提供躲避的,可是当戏忠看完整个地形之后心中哇凉哇凉的。
这前面临近云中城的谷口宽大,这个还可以预先设置拒马,毕竟这里面也有不少的灌木,可以掩藏拒马。
可是这后方的谷口可以让三匹马,三个骑兵一起通过,这个就难了,因为这里是大草原啊!这边并没有那些高大的森林原木可以使用,石头也都是碎石为主,怎么看都没办法将这个谷口堵住……
两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最后又经过几天的寻觅之后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地方了,就只好商量着要让张郃带人用身体挡!
提前分兵埋伏在前后谷口,加上绊马索,应该可以将鲜卑的部队截杀一半左右。
按说这样的效果是不错了,可是要知道的是,用步兵打骑兵,特别是这样的伏击战,没有有效的军阵保护,步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