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别是在黄巾之乱还没有完全平息的情况之下,走在官道上面都要小心翼翼的,谨慎的注意着周围的环境,以免被毛贼伏击了。
说实话的,现在的黄巾军已经不是黄巾军了,许多的山贼流匪都是头上绑个黄布条就说自己是黄巾军,招摇撞骗,但是这是真的有市场。
普通的老百姓敬重鬼神,不会怀疑他们的真实性,而且怀疑也没有用,人家刀子一架你还不得乖乖的跟着走?反正家里的粮食已经被抢光了,官府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救济,田地是世家的,收成了也是世家的粮食,他们能够一天吃上一顿饱饭就已经算是世家老爷们大发慈悲了!
既然现在他们说管饭,又管穿,那为什么不走?孤家寡人的,也没个牵挂是不?
黄巾之乱带来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这场动乱造就了无数的孤寡家庭,这些人在黄巾军退去之后没有人安抚也没有人救济,田地都被世家趁乱占据了,官府也十分的配合世家的行为,业务纯熟得紧!
没了田地,没有粮食,也没有人管理,这些人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一下子就成了流民,然后成为了土匪,劫掠州郡。
州郡衙门的兵力只能自保而无力征讨,朝廷的大军也不可能常驻这些小地方,只能防守主要的关卡要道。
即使是偶尔的围剿也是杯水车薪,这些人摘下头上的黄布条往腰上面一圈就是一个腰带,瞬间变成了老实的农民兄弟,有些甚至一个村子都是这样干的,反正那几亩荒田也没多少的产出,装装样子的耕种一下就算了!
黄巾军的余孽就这样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起来,虽然没有原来的黄巾军一样有燎原之势,可是东一处,西一堆的也是惹人烦,可是地方官府又没有办法将他们全部剿灭镇压。
至于安抚?别开玩笑了!
就这样的小毛贼也要安抚的话,汉朝的威严还要不要了?脸都不够你丢的!
可是不安抚的话,怎么办?
刘焉趁机向皇帝提议:“各地纷纷受到乱贼的侵扰,是因为刺史威望太轻,又没有实权,而且所托非人,所以才导致了叛乱;应该改置刺史为州牧,在中央选取清廉有能力的人去担任。”
皇帝也快刀斩乱麻的定下来了州牧制度,取代了刺史制,并且大封群臣,太常刘焉自请为交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可是这一制度被大世家极力反对,因为里面没有一个世家的人,都是皇帝的嫡系手下,于是大吵了一场,不欢而散,这个提议也就被按了下来。
州牧代替刺史本来是应该是到了中平五年才出来的,因为陈冲救下了大量的黄巾军而出现了偏差,因为很多人觉得造反其实不用死……
陈冲早在出发至北海的那一年就知道了,一味的善心其实并不能救下所有的人,甚至说会害死更多的人,因为他们会觉得你软弱可欺,然后就会不断的挑衅你的底线!
于是陈冲向皇帝提议,凡是剿灭的山贼盗匪,有杀人掳掠等严重的犯罪行为的,全部杀了,一个不留!
这个提议很适合皇帝的心意,也趁了世家的心思,也就全票通过了,一时间整个大汉朝又开始了腥风血雨,大量的流民因此被杀,盗匪风气一时间为之一静!
陈冲救了数十万黄巾军,却又杀死了数十万的百姓,一时间也是为所有人诟病不已,甚至有人说陈冲是为了收拢黄巾余党,密谋造反!
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陈冲正在跟戏忠喝酒,陈冲当时跟戏忠说:“这个人还真是个人才,居然能够猜出我的心思!”
戏忠稍稍一顿,看了陈冲一眼,摇摇头笑着说道:“但还是没有猜中吧?不然的话他就直接跟皇帝说了,哪里会传流言而已?”
“嗯,这倒也是!”陈冲也同意戏忠的说法,恐怕说这话的本人也没想到自己是歪打正着了吧?
两人简短的对话之后,就各回各家,各自睡觉的睡觉,造人的造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