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冲将这些话挑明了,当然不是想要博同情。
作为一个自认为是主角的宅男,遇到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不装逼!?
想当年哥也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想要去哄骗文学院师妹的......
咳咳,想要将文学院的师妹从单身的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的伟大人物!
你们不要怀疑我高尚的情操,要知道当年的生物老师可是语重心长的跟我们解释过长期单身会造成内分泌失调,月经早衰,情绪失控等严重的症状,甚至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
虽然当年生物老师主要教我们体育,额,好像是音乐?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
陈冲这个自认为是主角的龙套了这么久,还能不抓住机会?
于是陈冲装作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就开口说道:“既然两位袁兄这么热情,小弟也不好藏拙,这就献丑了!”
接着走到栏杆边上,看着街道上庆祝的人群,缓缓地念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是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六首的第一首,正好对应时下街上行人如织,车马如潮,万家灯火连夜不息,灯光闪烁,繁花似锦的情景,更加是用“玉漏银壶且莫催“这一句来点明时下人人嫌时间飞逝,更鼓之声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行进,值此太平盛世,却让人不能尽兴游玩,将街上的更鼓点点都写进了诗里面。
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陈冲是在听到更鼓,看到街上万人空巷的盛况才即兴的做出这首诗来。
场中众人不由得一静,他们虽然早就听说过陈冲即兴作了一首诗,但也只是以为是以讹传讹,这首诗是陈冲早就写好的,那时候适逢其会写出来了而已;
再有的就是说陈冲恰好擅长作这样的诗,那时候是瞎猫碰着死耗子了,刚刚碰上了恰巧,才成就了他的名气;
还有的干脆就说陈冲根本就没有这本事,这种传言只是陈家想要让陈冲出位,才让人安排这么个场景出来,让他爽快的补刀收人头,其实都是刷出来的数据,一点实力都没有!
好吧,最后这种人就干脆是羡慕嫉妒恨了!
但是众人还是点评了一番,比如陈寔就说了:“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
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
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陈寔最后赞叹道:”果然是写的贴情应景,即使是我没有走到栏杆边上观看也能将这幅情景在心中重现,河间陈冲的才名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不得不说,陈寔老爷子虽然跟陈冲不和,但也只是在处事理念上的冲突,但是人家在文学上的造诣是杠杠的!
短短的一段话就将整首诗描述的情景表达了出来,而且做出了不偏不倚的评价。
即使是出于敌对的陈冲的手上的诗作也是公平看待,陈冲也是心中一阵敬佩!
不管陈寔的处世理念如何,单单只是这份胸襟陈冲就不得不佩服!
不得不说,宅男不是真的宅,很多人只是闷骚而已,一旦有机会让他们骚起来,估计许多平日里自诩风骚的人都要望尘莫及!
陈冲这种极度闷骚更是把他们甩的尾气都看不到的那种!
你看这首诗并不是那种千古名篇,知名度也不是很高,但是却是迎合现在的场景,让人会发起陈冲即兴作诗,出口成章的联想,这个比装的有够骚的!
可是陈冲也不满足,这不是那种可以震撼人心的诗句,只算是歌功颂德,陈冲是在向皇帝示好—看,哥也不是一直只会说丧气话的啊!
可是即兴这个梗过气之后,人们就会觉得这首诗虽然用词华丽,叙事清晰,表达的场景也是灵活传神,但是自己也不是做不出来的那种感觉。
而陈冲难得有机会,再加上对袁绍、袁术两兄弟很是厌恶,最重要的是背后万年小公主那崇拜的眼神让陈冲已经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装逼之心了!
哪个绅士能抵抗极品呆萌小萝莉的崇拜的眼神!?
要是有,那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是敌人混进来的奸细!兄弟们抄家伙灭了他!
于是陈冲再次走了两步,又再次开口念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这一首诗出来,众人已经是愕然无语了,一首不够,你还要上两首啊!还让不让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