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冲秘密干掉了吉平这个心狠手辣的太医,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曹操的海捕文书还是到处传递,陈冲看着曹操提高到万两黄金的赏银实在是有些心动,最后还是决定不冒险了,反正他穷得只剩下钱了!
大量的难民为陈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工代赈的方式也让大部分的官吏接受,虽然还是有很多的老头子高喊着什么人道主义啊,无偿供应粮食赈灾才能体现朝廷的宽厚仁慈啊,不能做这种犹如商人一般的买卖,自降身份啊……巴拉巴拉一大堆的废话,陈冲表面上从善如流,背地里……呵呵!
曹操跟袁绍一时半会是打不起来了,陈冲也把关羽的青龙军拉了回来镇守济南,将华雄和徐荣在西凉铁骑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飞熊军赶到了乐安镇守,威慑袁绍的青州方面军,也就是袁谭的部队。
说起来陈冲觉得现在袁绍的政治属性应该是爆满了,智商却是暴跌到了历年最低……
袁绍三个儿子,大儿子袁谭率军镇守青州,对陈冲虎视眈眈,二儿子袁熙镇守并州,在上党窥视着洛阳和弘农,袁尚跟随着袁绍征战曹操,中原大地势在必得。
陈冲收到情报的第一感觉就是袁绍疯了!
这还没统一天下呢就开始分封诸侯了?还是说袁大老板是想要给他们机会证明自己,然后谁干的最好就立谁做继承人?石乐志了吧!
还在跟曹操争抢中原大地的紧急关头,袁大老板你却是分散了精力和兵力,顺带着将手下的文臣武将也给分成了三份,哦,是四份,他自己也占着一份……
这不是作死是什么?自信?袁大老板就这么自信曹操干不过他?还是说曹操手里的刀不利了,砍不动人了?
不管袁大老板怎么作死,反正现在就一个袁尚方面军加上袁绍的本部兵马就已经压得曹操喘不过气来是事实,从这一点上来说,袁大老板的自信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陈冲把周瑜率领的青州军撤下来,一方面是连番大战需要休整,另一方面则是要他跟太史慈完成换防,太史慈的部队陈冲要解放出来随时准备着攻打袁术!
袁术是个神奇的人,别人是得寸进尺,给点染料就开染坊,他不同,袁家的人格局怎么能小了?
你给他一寸空地,他会前进几百米,给点染料他就能给你弄个印染厂,可能还会顺带来个成衣厂什么的……
自从收到消息说孙坚把传国玉玺交给了袁术换取兵马之后,陈冲就一直在等,所以一直拖着不撤兵,而是在徐州驻扎下来等待袁术的下一步动作。
袁术果然没有让陈冲失望,很快就从淮南传出来乩语:代汉者,当涂高也!
一直不解陈冲不解散兵马在这里苦苦守候的一众谋士都傻眼了,这还真的是……无法可说啊!
袁术刚刚才被陈冲逼得撤兵,领地也才刚刚经历了一场旱灾,怎么就敢喊出这样的口号?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袁术是什么意思,虽然两汉的时代,汉武帝就感叹过“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在太平御览里面有记载,公孙述和光武帝也为此进行激烈的讨论,这些都是有记载在史书上的。
当然不是在现有的史书上,现有的史书还没有将这些整理成册,这些都是后世整理出来的,现在记载的都只有只言片语,袁术作为世家子弟,断章取义什么的玩的不要太顺溜……
言归正传,现在从淮南传出这句话,结合袁术的表字公路,这不就是说替代大汉皇室掌管天下的是他袁公路吗?
果不其然,接下来袁术很快就传出消息:
袁术召开大朝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道:“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
简而言之就是老刘家的人不行了,一个个的都被人抓住当傀儡,天下都乱成一锅粥了,像什么样儿?而我老袁家四世三公,百姓都归附我们,所以我作为老袁家最有本事的继承人,顺应天命,顺应民心称帝取代老刘家的废物,你们觉得怎么样?
纪灵之类的武将不说话,反正都是卖命,升官发财自然最好,至于引起公愤,被围攻什么的……当武将的就怕没有战争!
阎象为首的谋士们则是面面相觑,然后整齐划一的看向了阎象,这里也就这位爷敢跟袁术抬扛了!
原本历史上,阎象会大胆进言:“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也就是说当初周文王占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民心归附,都还把殷商当老大,你虽然牛逼,但也没到周朝那么牛啊!
而且汉朝虽然衰落了,可也没到纣王的残暴失民心的程度,你怎么就敢做白日梦当皇帝?
可是这个时空里面,阎象却沉默不语,眼观鼻鼻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