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方面大肆的清洗自己身边的宦官,将所有的世家的势力清除了出去,甚至连有所怀疑的人也全部清除,不管真实的情况如何!
一时间整个皇宫里面风声鹤戾,人人自危!
张角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皇帝有没有中毒其实并不重要,皇子的早夭是不是因为毒物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在身体健康方面完全的信任自己,自己也成功的当上了皇帝的御用炼丹师!
张角通过跟皇帝地接触渐渐的向皇帝宣传自己的理念,宣扬自己手上的《太平经》。
《太平经》里面有一卷里面提到:”今行逢千斤之金,万双之璧,不若得明师乎,学而不得明师,知何从得发乎,治国欲乐安之,不得大贤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乎!“
这句话打动了皇帝,自己的困境是什么?不就是因为底层的民众没有办法得到知识吗?所以自己手上的可用之人全部都是世家的相关利益者!
张角投其所好的解释其中的经义,正好打动了皇帝的心!
皇帝于是暗中支援张角的发展,让其对抗世家,暗中培养势力,以求能够有朝一日打破世家的知识封锁,人人如龙!
可惜的是皇帝太多疑了,他自从清洗了宦官之后,又经历了何皇后药死王美人的事情,结果他谁都不再信任!
即使是张让等人也是处处防范,何况是张角?
于是两方的关系一直十分的微妙,一时间好的不行,皇帝大力支持太平教,太平教也不断的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一时间又势如水火,皇帝发力打压太平教,太平教收缩势力,不再跟世家较劲,直至皇帝再次支持他们……
直到陈冲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微妙的平衡!
陈冲多次上书,陈述太平教发展太过,有造反的迹象,又列出了许多的证据证明所谓的符水和咒语其实只是一种障眼法,丹药也是有害无益!
皇帝着意探查之下,发现了陈冲所言不虚,但是自己也没有想到其他的办法来传播知识,只能够默认了太平教的行为。
皇帝的默认其实还源自于对自己实力的信任!
皇帝认为自己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最勇猛的将领,太平教说到底就是一群泥腿子,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没有上好的兵器、盔甲、马匹的他们是不可能跟正规军对抗的!
可是陈冲后来再次上书,提出了基础教育学院,以及科举法!
皇帝再次心动了,自己已经中毒太深,经过太医的诊断,药石无救了,要是陈冲的办法可以成功的话,那么自己就不用留下太平教这个定时炸弹了!
可是皇帝经过了几次的失败之后,沉迷于享乐,失去了一开始的信心和魄力,他在朝臣的反对之下,只能同意让陈冲在中山设立试点,科举也削弱变成了官员举荐,再殿试的模式。
结果不言而喻,陈冲成功的培养出了大量的底层人才,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是这是一个契机,皇帝从这里看到了希望!
而皇帝自己做的削弱版的科举,就变成了世家的争夺之地,举荐的人才都离不开世家的手心,失败了……
这时候的皇帝被刘晔怂恿,宦官也多次劝说之下,想要将陈冲收回中央,另外换人掌舵中山这个桥头堡,因为陈冲也是世家子弟!
就出现了陈球死后,皇帝让陈冲守孝的举动,这既是为了换上自己信任的人掌控中山,也是为了给陈冲找一个正当的,高贵的出身,为自己以后提拔他做好准备!
可是没想到陈家居然有陈珪这么一个愣头青,被世家怂恿几句,就误读了皇帝的意思,将陈冲赶出了家族,甚至吞并了一半的河间陈家!
皇帝恼怒之下,透露出风声,打压沛县陈家!这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无论是哪个陈家,只要陈冲在,那就是我看重的陈家!
可是朝令夕改是执政者的大忌,皇帝也是游移不定要不要马上提拔陈冲,这时候卢植传来消息,说中山似乎发现了一个铁矿!
皇帝于是暗中盘算,将陈冲派送到这里,一方面是跟随蔡邕和卢植熬资历,另一方面就是暗中打造这个秘密的炼铁工坊,准备资助太平教起事!
陈冲劝阻无果之后只能请求皇帝让他亲自掌控这件事情,最起码,最精美,最锋锐,最坚硬的那一批武器盔甲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
于是才有了陈冲在这里的蛰伏……
现在的皇帝已经等不及了,即使是动摇自己国家的根基也要孤注一掷,跟世家拼个你死我活!
ps:第一卷要完了,下面就是第二卷黄巾之乱,大幕即将拉开!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