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零一章 三项证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才能够勉强解决这个问题。
    而农耕文明为什么又发生战争?
    其实是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因为农民吃不饱,所以说要起来造反。
    而在这个古代探案世界,大家都能吃饱饭的情况下,可以说战争自动发生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再加上因为案件频发,那些有能力发动战争的人,他们会得罪很多人。
    在这里,往往战争还没有持续几个月,那些发动战争的人就先被自己的手下,通过稀奇古怪的手段,还是莫名其妙的机关,给下毒和暗杀了。
    闻人升知道,真实历史上,皇帝就经常落水风寒而死。
    何况是这种虚空中的小世界?
    一旦战争策动者被杀死了,这战争也就很难持续下去了。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特征。
    底层百姓没有战争的驱动力。
    大家都是巴不得一辈子不打。
    这和后来近代社会不同。
    近代社会,底层人已经有了战争的驱动力,在各种想法的武装之下,还有各种利益的驱动下,底层人也大量主动投入战争。
    一旦上层启动开关,想要停下,非得打到大家集体讨厌战争才行。
    不然的话,谁想停下谁就下台。
    所以说这个世界就是战争很少,但案件很多。
    但是无论如何,在闻人升看来,案件就算是再增加100倍,也比不上一场战争死的人多。
    一次战争可是能死到9/10的人。
    这一个案件再是凶狠,能一口气死几百人的案件,就算是泼天大案了。
    而在这时,刘推官已经将师爷整理好的案卷,呈交上去。
    随后这案卷和相关判决文书,就一路通报,然后向上送达。
    其实在闻人升看来,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形成拘捕,起诉,判决,三个体系的分开。
    而现在
    拘捕、起诉、审判的完全是一套人马。
    由此可见,这封建社会得有多少冤枉的。
    完全就看县令的英明程度。
    英明一些,冤枉的就少点。
    昏聩的,冤枉的就比比皆是。
    为什么,义军进城,就要释放囚犯,被认为是善举。
    就是因为绝大部分都是好人。
    一句话,对于衙役来说,是凶狠歹毒的杀人犯好抓,还是流浪汉,身边的乞丐,乃至无辜的百姓好抓?显然是后者。
    真要是找人替罪,优先就是流民,乞丐,随后就是周围有牵连的百姓。
    所以百姓有事没事,都不会找衙役的。
    宁可自己吃亏,忍气吞声。
    而刘推官的文书,就会一路报到按察使,然后就是刑部尚书。
    最后再由天子勾决。
    一般来说,刘推官已经做到这种程度,是不会被批驳的。
    而在这时。
    刘根在大堂之上,大喊道:
    大家听好了。
    我是冤枉的,我真是冤枉的!
    我一开始只是想偷东西,后来又想冒名顶替。
    但是我真没杀人。
    我最后去喊那客人出城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因为他死了,所以我才敢偷东西的。
    不是说我为了偷东西就去杀人。
    在这最关键的时候,刘根终于说出了另外一种可能,也比较符合逻辑的可能。
    这算是一个平时女干滑之人,最后的机灵了。
    换成老实人,此时脑子全懵了。
    但是,问题是他的证据确实不足。
    他只能靠嘴巴,却拿不出自己不是凶手的证据。
    而对于刘推官来说,证据确实很足。
    一来,尸体在刘根家的后院发现。
    二来,尸体的包裹被刘根藏了起来。
    三来,刘根畏罪潜逃。
    这些都是证据。
    一般来说,这三条命中,基本只能说明那人就是你杀的。
    当然实际上在闻人升看来,在一个封建社会里,推官能做到这一步来说,已经非常非常不错了。
    至少是他没有像现实世界里的,封建时代,随便找个无辜者来抵罪。
    尸体埋在刘根家的后院,又偷偷占人家的银子,还想冒名顶替。
    三条都占了,怎么说他也不是无辜的。
    就算不是他杀的人,也至少要判个10年20年的。
    当然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没有所谓的有期徒刑。
    不会将你长期监禁在大牢里,除非你是钦犯。
    一般都是匆匆判决,然后赶紧流放,发配,或者去城墙做苦役。
    没有蹲在牢房里白吃饭的好事。
    现在判成个斩监侯,其实也差不多了。
    碰到皇上大赦的话,可能就死不了。
    而皇上大赦的时候,还真不少。
    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