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夜探桃花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图片上认出这只瓷碗底部的红印,荣皓顿时醒了三分酒。
    按照秦开富的说法,瓷碗是客户的父亲当年从临城收购的,至于是从哪里买的又是从何人手里获得,恐怕连客户都不知情。否则直接就可以去找卖家,也不必经过自己的手那么麻烦。
    碑文上说安乐瓷当年帮了洪熙帝的大忙,因此皇帝钦定安乐瓷为皇家专用。加上拿手的玲珑瓷做工细腻美轮美奂,比之其它几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然客户说卖家当时除了这套完整的瓷碗之外还有众多盖子,想必找个一模一样的盖子比找一套瓷碗要容易的多。当然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加上没有任何线索,想找到这东西实在不容易。
    如果这只瓷碗当年是从古玩店买来的,那么可以带着图片去碰碰运气。怕就怕瓷碗来路不明,假如是在大集上随地摆摊的人手里买来,那就困难重重了。
    许多好东西都是在集市上得来,所以不排除客户的父亲独具慧眼从挖宝人手中获得,那些人来历不明,整日东奔西跑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落脚点。
    “二十万啊!可不是小数目!”
    荣皓愿意接这活纯粹是因为报酬丰厚,对方既然开价二十万寻找一只碗盖,那就说明小小的瓷器价值不菲。
    安乐瓷从明仁宗年间开始兴起,一直到陶艺村被判了满门抄斩的凄惨下场,几十代人所生产的瓷器都进入了宫里,所以常人很难获得。
    估计这只玲珑瓷碗一准是卖家从桃花湖摸出来的宝贝。
    当年日本人占据桃花湖,大船停在湖中,派专人下水打捞,瓷器一天一车往外运,加上后期挖宝人的扫荡式打捞,湖里估计剩不下什么好东西。
    各地的陶艺村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陶瓷器具,烧制出的东西稍微有些瑕疵便会丢弃不要,就像图片上这只瓷碗,明显是二等货色,颜色有些不正,包括彩釉的花色也达不到顶级要求。既然是宫廷专用,肯定不够资格,于是直接扔掉也没什么奇怪。毕竟不能销售给外人,否则可是大罪一条。
    当然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好东西,这只瓷碗市面上的价格应该在六七十万上下,甚至可能超过一百万。
    荣皓点上根烟吸了一口,心说与其去古董一条街瞎转,倒不如去桃花湖碰碰运气。
    碗盖与碗体不同,盖子比较厚实,保存下来的可能性更大,否则客户的父亲当年收购瓷碗的时候也就不可能看见许多孤零零的盖子。
    荣皓起身去了一趟里屋,角落里放着一些东西,都是先前交代左天明和文洋去购置的物品,几套潜水衣和空气瓶,设备都是新的。
    虽然不是什么大品牌,但潜水头罩里面有喜人的设置,内置小型对讲机,即便水平有限,却也足够用了。
    先前荣皓只想着下水瞧瞧水底有没有遗留瓷器,权当是打发时间,可现在性质不一样了,二十万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转眼间到了凌晨三点钟,荣皓打了个哈欠。
    左天明的离开让他心情糟乱,但新生意上门却又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慰藉,抵消了大部分惆怅心思。
    关紧门躺在沙发上,睡意袭来,眼睛再也睁不开,沉沉的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董海和文洋知道他心情不好于是也没有打搅。
    荣皓拍了拍胀痛的脑袋,走出房门,院子里董海和文洋正在逗弄小狗冒冒。
    荣皓叹了口气,少了左天明就好像少了半边天,这种落寞感估计得持续很久。
    与其在家里心情不畅,倒不如把心思用在正道上。
    荣皓走到二人旁边坐下,把秦开富的电话内容说了一遍。
    “不去古玩市场转转看?”董海打量着图片上的瓷碗,嘀咕道:“这东西有点眼熟!跟正德瓷碗有些相似。用的是牡丹纹,镂雕玲珑眼。”
    文洋盯着图片看了半天:“什么是玲珑眼?”
    “工匠在胚体上雕刻出有规则的玲珑眼,施釉的时候把这些孔堵住,瓷器烧制完成,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你会发现瓷器表面有光点,美轮美奂。”董海解释完,继续说道:“这只碗少了盖子就等于少了灵魂,也难怪对方出高价求购。不过能把盖子摔碎了,也真是人才!”
    荣皓叹了口气:“古玩市场流通的东西仿品居多,我们又不是专业人士,分不清好赖,搞不好还能闹出笑话,到时候弄得个贻笑大方可就不好了。我的意思是先下水找找看,如果找不到再去古玩市场碰运气。”
    董海颇有顾虑:“当年日本人大规模的打捞,加上挖宝人的后续挖掘,保不准在日本人之前已经有人去摸过了,现在估计能剩下一些陶瓷碎片就不错了。我真就觉得与其去水下淤泥地里费劲扒拉的找不如去古玩市场来的实在!”
    荣皓解释道:“下水的想法在我们去海城之前就想好了,那时候想的主要不是去摸这瓷碗的盖子,而是陶艺村压箱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