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哥!”王德顺像是做了很大的决定似的,说:“我呢,看你也很实在,我就再加五分钱!两块三毛五一斤,你看,够意思了吧!”
“哎呀,才加了五分钱,够费事的吗!要加就加一毛钱!两块四一斤!怎么样?”户主也是见多识广、分文必争。
王德顺淹了口唾沫,显然,说了这么多的话,有些口干舌燥。
“哥,要不,我到车上把水桶提来,你喝几口?”程晓木见哥哥口渴,便说。
王德顺摆摆手,表示不用。
王德顺看了看平房上的花生,合算了一下多少袋子,以及需要多少钱。
程晓木又看了看户主。
户主气定神闲,显然觉得自己的花生不愁卖。
王德顺心里有自己的想法,这几天他也打听了,听说镇上的收购点增加了好几个,几个厂家的收购点担心今年收不足货,价格开始持续走高。
他觉得今天要是两块四不买下来,明天可能就会有人愿意出两块五六甚至更高的价格来买。
想到这里,王德顺咬咬牙,跟户主说:“哎呀,真是说不过你!两块四就两块四!我要了!”
程晓木看着哥哥的样子,像是再谈一个很大的生意似的。
怕是人家大老板谈几个亿的收购也没有这么费劲儿吧,让人看着都憋得慌。
王德顺又问户主这是几亩地的,合算了一下大概的数量。
“老哥,我先说好啊,我们两块四,买的可是花生,底下的那些小土坷垃蛋子,我们可得给撇出来--”
“那个当然!那个当然!你们跑这么远的路,总不会到这里花钱买土坷垃蛋子吧!”户主倒也很是爽快。
……
谈好价钱,王德顺便领着兄弟程晓木忙活起来。
他们从车上拿来麻袋,还有簸萁。
先是把平房上的花生堆了起来。
堆的时候便顺便把花生中的土坷垃给歃了出来。
然后再把花生用手拢到簸萁里,一个人紧着麻袋,另一个人用簸萁把花生倒进麻袋……
倒满了麻袋,便抬起来使劲顿一顿,然后用包针穿着线,把袋子缝上。
当然这一切,都是王德顺在坐,程晓木只是打下手。
程晓木像是一个认真学艺的徒弟,仔细地学着。
……
他们在太阳下忙活着。
他们装着花生,王德顺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
原来刚才没看仔细,这些花生是种在粘土里的,中间沾着不少泥巴。
与花生分离的泥巴可以通过簸萁给歃出来,但还有很多泥巴是糊在花生壳上的。
要是一个个的捏,这批花生装上两天也装不完。
没办法,只能尽可能地歃干净了。
王德顺心里有一丝遗憾。
心想,要是没有坷垃蛋子的话,这货可就真是完美了!
但王德顺也知道,这个价格还算可以,应该还是有赚头的。
……
尘土飞扬,程晓木的手上身上都落了一层土,连鼻腔里都糊了一些,歇息的时候,用手指一抠,便很有成就地弄下来一块。
是的,很有成就感!
又热又渴!
程晓木受不了,跑到车上,提出来那桶白开水,倒了三茶缸子,咕嘟咕嘟咕嘟,把那带有塑料桶味道的水喝到了肚子里。
王德顺也渴的不行,也喝了两大缸子。
就这样,兄弟俩差一点儿把那十斤的水喝光了。
整整装了十八袋!
程晓木心里佩服起哥哥来,还真是有经验那!做生意就是要沉得住气,不能心急!
这不,这一家,就够装一车的了!
程晓木心想:看来这做生意也不是很难呀!要是就象这样的话,自己学上十天半月就学会了。
装车喽!
王德顺把三轮车开到主家的门口,紧贴着平房。
这样的话,就不用一袋袋的往下扛了。
他们在平房上过完了秤,王德顺同主家算好了斤数、钱数。
然后,一手交钱,一手装货。
主家是个年近五十的男人,脸膛黝黑,看得出是一个一辈子跟黄土打交道的汉子。
程晓木看着这个男人欣喜地点着钱,还时不时地吐点儿唾沫在手指上,用来增加手指跟纸币的摩擦力。
“唉!大半年的忙活,这几亩地才买这两个钱!”主家自嘲地说。
“你知足吧!”王德顺半开玩笑地说,“今年的花生还算值钱,你要是种玉米,不得旱死?”
“说得倒是!”主家点点头,“别人家种玉米的,都旱得不成样子,估计几年歉收了,幸亏我种了花生,多少还抗旱一些。”
“老哥,说实话,今天你这花生算是卖着了!等我嗑成花生米就能发现,这里面可不少坷垃蛋子!”
“哎呀!都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