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生活不易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把窗户什么的都给砸了,想要从窗户爬进去,把孩子吓着了,这不,正找神婆给叫魂呢!"
    "神婆?叫魂?"程晓木听了,吓了一跳。
    在农村,尤其是像许家园这种偏僻的山村,对这些东西很信。
    神婆,在农村很常见,也很有市场。
    似乎每几个村子就有那么一个有特异功能的妇女,大多数是老太太,神婆们受到当地人的尊敬,虽然看起来和普通的老太太没有什么两样,但一旦被人恭敬为神婆,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半个神仙"。神婆的主要工作很杂很乱,似乎像是无所不能一样,算命占卜,叫魂赶鬼和治疗邪病。
    程晓木听说,他们村的赵家神婆还能破案呢!当地的人如果丢了鸡鸭鹅,或是其他东西,找她给看看,就能顺着她指的方向找到丢的东西;小孩得了怪病;或者丢了魂;或者求问前程;有灾难求问解救办法等等情况,就去神婆家里求帮助。
    以前的神婆大都是热心的老太太,都不回收钱的,因为她做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耗材,有些东西,诸如火纸铜钱之类的,也都是事主提供。而事主求之前或事后得到了应验,就送钱或其它东西感谢"神婆"。
    在贫穷的农村,神婆,就跟着媒婆一样,家里的鸡鸭鱼肉却很丰富,是较早达到小康水平的家庭。
    书中常说的三姑六婆中,这个媒婆和神婆,是其中的两个最常见的。
    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尼姑是指庙里的女性,道姑是道观里的女性,卦姑,专门给人占卜算卦的女性。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牙婆,旧时汉族民间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牟利的妇女。媒婆,专门为男女说亲事撮合双方的妇女;师婆,又叫巫婆,以装神弄鬼、画符念咒的巫术作为生活来源的妇女;虔婆,指开设秦楼楚院、媒介色情交易的妇人;药婆:药婆是蛊药婆的简称,利用药物给人治病或加害他人;稳婆:是旧时民间以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
    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村里的这些媒婆和神婆也与时俱进,开始与金钱挂钩了,以至于很多啥都不懂的,也摇身一变,成了神婆,啥也不懂,就懂坑钱。
    程晓木不信这个,但据说,真正的"神婆"是有特异功能的,甚至很多有文化的人都偷偷地去求问"神婆",因为神婆所说的很准确,能够应验,有事实发生,所以人们信。
    按照有些人的说法,他们是这样解释神婆的:"神婆"的一些特异功能是和气功一样,是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神婆"的功能不是练出来的,而是邪灵直接给的。占卜的时候,邪灵直接说话告诉"神婆",或是显出"图象",神婆只是传达邪灵的通知而已。当神婆赶鬼的时候,邪灵常常在她体内发作,这时神婆心理明白,但不愿意或无法控制自己。邪灵有时候通过神婆说预言,模仿别人的声音说话,一丝不差,甚至在神婆脸上显出别人的神态,惟妙惟肖,所模仿的人往往都是前来求问人已经去世的亲人等,从而使人大大惊恐而敬畏神婆的能力。其实这都是邪灵的作为。所谓赶鬼,就是让其它附在受害者身上的邪灵给予配合,离开所附的人,成就一件奇迹,使人相信。
    他们这么认为:招魂也是如此,因为在"鬼神论"盛行的农村,邪灵活动频繁,四处游荡,经常寻找可以附上的人,而小孩的灵比较弱,魔鬼容易得手。而神婆只是做样子招魂,邪灵会给予配合释放"丢魂人"的灵魂。邪灵喜欢人拜他,喜欢到拜偶像的地方去。所以迷信思想盛行,拜偶像多的地方,邪灵会常常显示奇迹异能,一般人看来,就是怪事多,感觉到"邪门"。拜偶像人的心理是希望偶像能保护他,带来吉祥和运气。
    而此刻,尤珊珊的儿子小文,似乎就是在给叫魂。
    程晓木觉得这些东西不可信,有些太多的人为的渲染,你要信的话,那就你按照这个办,否则你就会有心理负担;而你要是不信,那就别信,半信半疑反而耽误了事。
    就像是现在的小文一样,如果真是被这帮坏蛋吓晕了,那最好还是到医院去看!
    别因为信鬼信神的,耽误了小孩的病,那可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程晓木听见里屋正有人念念有词,看来神婆正在操作着。
    尤珊珊还在哭着,看来小文的情况很严重。
    程晓木很不放心,便管不了这么多,走了进去。
    这一看,却是吓了程晓木一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