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三酉时三刻,乾清宫侧殿。
华灯初上,朱由检破例在紫禁城中大摆宴席,招待李若琏等人。这位大明皇帝以吝啬著称,平日只喝小米粥,以素食为主。
不过今天为给孤筏重洋远渡归来的功臣们接风洗尘,朱由检难得奢侈一回。
司膳监单是准备食材就耗费一百两银子,这笔钱,不知够朱由检喝多少碗小米粥了。
按崇祯皇帝吩咐,宴席菜肴颇为丰盛,虽没有龙肝凤爪,然与后世臭名昭著的满汉全席相比,却也不遑多让。
北京距东南甚远,海鲜当然是吃不上了,不过河鲜鹿肉熊掌什么的还是完全管够的。
最为昂贵的当属两条新鲜河豚。
暮春时节,正是江南河豚上市时。锦衣卫连夜从漕商那里搞来两条新鲜河豚,去除剧毒鱼子,交给御厨精心烹制。
河豚味道鲜美,却是剧毒之物,每年被河豚毒死的食客不计其数。食用河豚可以算作是种博弈,在美味与死亡的边缘舞蹈,至于会不会被毒死,那就要看各人造化了。
“今日乾清宫中,没有皇上臣子,喝!”
朱由检一口气吃下半只鸡,三根猪蹄,半只鸭,喝下半壶酒,又将半条河豚狼吞虎咽,河豚肉质细嫩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朱由检摸了摸嘴角油腥,举起酒杯,面朝周围众人高声叫道,八仙桌前刚好坐满八个人。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人身份各异,能力不同,就连国籍也不尽一致,今天他们坐在一起吃饭,明天便会为大明中兴而努力。
除朱由检外,由南往北,依次坐着锦衣卫堂上指挥李若琏,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临清漕兵雷大柱,江浙茶商赵三醒,还有两位国际友人,他们分别是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伯爵塞万提斯·汤姆士,来自日本长崎的起义军领袖益田素子。
李若琏等人前日乘船抵达天津港,稍事休整便赶往京师,崇祯皇帝率王承恩亲自出宫迎接,这样的礼遇,已经算是很高了。
众人围坐一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套用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名言,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虽然京师还是小冰河气候,天寒地冻,然而乾清宫内早已升起炭火,温暖如春。
几个司膳监小太监不断往桌子上添菜,偌大的八仙桌上热气腾腾,堆满上百盘菜肴,快要摆放不下。
听见崇祯皇帝号令,众人举起举杯,面朝朱由检致意,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西班牙人汤姆士显然不适应喝高度数白酒,伸长舌头脸上一副痛不欲生表情,他的欧洲同胞汤若望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饮酒喝茶,一点也不比中国士大夫差。
崇祯皇帝抓起玉箸,又吃了口河豚,众人不禁为他捏一把汗。
尤其是来自日本的益田素子,更是张大嘴巴,露出两排漆黑靓丽的牙齿,河豚在岛国是道名菜,长崎港每年不少食客食用河豚中毒而死。
王承恩知道皇上太久没有沾腥,加之今日喜出望外,所以在宴席上有失皇家礼仪,只是这河豚确实不能乱吃。
王公公正要开口劝谏,却听崇祯皇帝道:
“诸位不必担心,朕已命御厨除去鱼子,没有毒,这两条河豚是朕特意派人从漕商那里弄来的,如此人间美味,不可错失,来,吃!”
天草三郎的妹妹小心翼翼将筷子搭在河豚背上夹了块,放入口中,伴随她那两排漆黑牙齿上下咀嚼,美人脸上露出幸福笑容,有日语连连称赞这是人间美味。
众人见状,顿时食指大动,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尝试着吃下一口,西班牙人汤姆士紧随其后,片刻之后,两个欧洲人连连向朱由检竖起大拇指,称赞皇帝陛下的御厨厨艺不凡。
朱由检抬头望见李若琏等人还有些放不开,便再次强调今夜无君臣之别,要大家尽情欢乐。
酒过三巡,锦衣卫和茶商才渐渐放开,一时之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趁着酒兴,朱由检向李若琏询问起日本之行的具体情况。
李若琏连忙放下酒杯,从自己正月初离开京师说起,讲到自己在运河上遭遇漕兵齐亮,齐亮决意追随自己去日本,两人从扬州出海。在海面遇到风浪,幸得账房先生赵三醒搭救,商船快要抵达日本时,又遇上了倭寇,爆发一场恶战。好不容易来到长崎,在中国町住下,四处搜寻汤姆士,将长崎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只好化妆潜行,从长崎一路找到江户,却仍旧一无所获,后来无意卷入日本浪人械斗(在此当然省去了赵三醒逛窑子的情节),被长崎奉行下令关进权现山望所,准备送往江户幕府。眼见得走投无路时,竟然发现一直苦苦寻觅的汤姆士也被关在权现山上,众人炸掉长崎火药库,击溃番所守军,一路逃到长崎码头,救下了等待已久的传奇人物天草四郎的妹妹益田素子,搭乘事先买通的荷兰瓷器商人的货船,趁乱逃离长崎港,回到中国。
朱由检,王承恩,汤若望三人在一旁听的如痴如醉,尤其是王承恩,不时张大嘴巴啧啧称奇。
客观上说,锦衣卫堂上指挥的经历比勾栏瓦市的说书人编的故事都要精彩。
过了半响,大明皇帝才从李若琏荡气回肠的传奇经历中回过神来,擦掉眼角渗出的眼泪,转身对王承恩道:“
”王承恩,帮朕记住,明日就让魏藻德再写一出戏文,将李大人经历演出来,让周奎加紧排练,这出戏名字就叫东游记。“
”是,臣记下了,就叫东游记,”
朱由检转身望向李若琏,和颜悦色道:
“送你们回来的那两位荷兰水手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