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九,山西,宁武关。
瓮城废墟,烟雾弥漫,残垣断壁,燃烧不止,顺军形若鬼魅,手持兵刃,在砖石瓦砾间游弋。
宁武关陷落前夕,山西副总兵周遇吉将甬道中的火药点燃,周遇吉在爆炸中化为灰烬,与他陪葬的还有五百多精锐老营战兵。
这位贪生怕死的副总兵,从太原到宁武关,在唐王感召下,终于在宁武关城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漫天烟尘灰土中,崇祯皇帝竭嘶底里的吼叫宛若在耳边。
“大明人人皆可去死!朕也会死!”
宁武关城墙被彻底炸毁,登上北门城头的顺军无一幸存,三百多人当场炸死,两百多人被掩埋在砖石瓦砾中。
残肢剩体洒落一地。
两千多名顺军战甲被大爆炸震得头晕眼花,一些人双耳失聪,疯子似的在废墟间乱窜。
北门护城河外,伫立观战的刘宗敏面如死灰。
此战之后,刘宗敏麾下精锐折损大半,损失上千人马,势力将一落千丈。
想到自己以后要看李岩脸色,这位米脂汉子情绪失控,挥舞顺刀,指着倒塌城墙,对身后不到两千的老营精锐咆哮:
“奶奶个腿!杀光!杀光明军!”
不等尘埃落定,老营便如潮水般涌向废墟缺口,个人挥舞顺刀,双眼充血,对着废墟上来不及撤走的明军伤兵一通乱砍,连冰冷的尸首也不放过。
破城之日,鸡犬不留。
这是李自成攻城前下达的命令,无需没有任何动员,被仇恨笼罩的,濒临疯狂的顺军自觉将宁武关屠戮一空。
连续十日,宁武关明军顽强抵抗,誓死不降,给顺军造成巨大损失。
破城之前,战甲伤亡八千,老营损失两千,至于填壕的流民,因为没人在乎,所以他们到底死了多少已经成了一个谜。
六万顺军被牢牢困在宁武关,已超过半月时间,对李自成来说,不啻是一场煎熬。
顺军原本捉襟见肘的补给,现在几乎完全瘫痪。
倒春寒加剧,粮食炭薪难以为继,从陕西运往山西的粮车数量急剧下降。实际上,即便是顺军现在攻下宁武关,将关内明军赶尽杀绝,这场治安战,对顺军来说,也是彻底败了。
粮草即将告罄,然运力不足,消耗远远大于补给,继续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想要活命,就必须另找出路。
要么继续向东抢掠,与宣大镇恶战,要么打道回府,回到陕西。
头顶着小冰河气候恶劣天气,缺衣少食,在冰天雪地跋涉数月,回到陕西,很难想象士兵不会哗变。
除此之外,一个更严重问题的是,顺军在山西没有坚固后方,所以一旦撤退,便会陷入溃败。不仅两个月辛苦夺得的城池要拱手让人,还有可能受到投降明军进攻,死无葬身之地。
京城是不能继续去了,至于在顺军走后,接管三晋的是宣大,是建奴,是朱由检,还是多尔衮,这就不是李自成他们考虑的问题了。
他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脱身逃走。
顺军中军大帐,众将议论纷纷。
“收拢人马,让刘芳亮加速北上,牵制北直隶明军兵力,咱们继续向东打,一直打到北京!”
制将军李岩谏言道,作为李自成的嫡系,李岩麾下在宁武关没遭到什么损失,不仅不愿轻易撤兵,还准备继续大干一场。
众人朝北门望去,大爆炸掀起的尘埃还没散去,在废墟之中,充斥着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双方在逼仄狭小的城头废墟中交换着生命。
郝摇旗不以为然道:“说得轻巧,连宁武关都啃不下来,还怎么打太原,打京师?那边城池可比这坚固多了!”
李岩面色阴郁,很少有人敢当面顶撞自己,这话又有弦外之音,他如何听不出来。
“要是怕了,就自己滚回陕西,老子带兵往东打,到时候攻破了城池,抢到了银子女子,都别眼红!”
“你说哪个怕?!”
郝摇旗平日不把李岩这个后辈放在眼里,抡起拳头,被牛金星宋献策等人死死拦住。
“奶奶个腿!都别吵了!要死没人拦着!哪个再敢胡咧咧,老子现在就宰了他!”
李自成啐了口唾沫,目光扫过李岩,郝摇旗两人,粗重的眉毛下闪过浓浓杀气。
两人像见鬼似的,立即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树挪死,人挪活,往东还是往西先不论,先抓住朱聿键再说!“
李自成说罢,目光投向残破不堪的宁武关,恶狠狠道:
“奶奶个腿!不是冤家不聚头!朱聿键这个狗日的,八年前就和老子不对付,今儿个又在这里遇上,自己不想活了还让咱们活不好,等抓住他,非要亲手刮了他!”
众人攥紧拳头,抬头望向烟雾弥漫的宁武关,各自陷入沉思中。
发生在他们面前的大爆炸,至少又炸死五百顺军。
死去的人彻底解脱了,活着的人还要忍饥挨饿,至于受伤的,就只能在这修罗场上慢慢等死了。
“杀光!杀光!”
刘宗敏没有参与这场议事,以后也没这个资格了。他红着眼睛,竭嘶底里咆哮,冲在战阵前面,恍惚回到自己当年扯旗拉杆子造反的时代。
城头废墟上,不断有明军伤兵被顺军刺中,倒地,鲜血飞溅。
大学士牛金星素以智谋著称,然而当李自成朝他投去期许目光时,他却不自然的低下头。
“宣大那边有什么消息?宣大镇那几个军头降不降?”
牛金星与宋献策相互看了眼,宋献策上前一步道:
“俺们使者刚回来,说是在大同宣镇受到款待,两位总兵亲自接待。“
“哦!”
李自成大喜过望,出乎意料,没想到宁武关久攻不下,姜瓖,王承胤这两个墙头草现在还愿意归降大顺。
“两个狗头怎么说的!”
宋献策迟疑片刻,吞吞吐吐道:
“王承胤说朝廷两年没给大同镇发饷,他手下军士们肚皮饿得紧,问俺们能不能先给他点粮食,他愿做前锋,帮俺们攻打昌平,王承胤说,随时愿意可以献出宣大镇,只要俺们能给他点银子,给手下明军·······”
“混账!”
周围众将越听越怒。
投降还要讨价还价,仗还没打就要钱要粮要地,就差要女人了。
真要有这样,顺军还打个球啊,顺军还要养活明军,这他妈到底是什么世道!
若不是拿出银子粮食犒赏这些投降明军,顺军也不至于到现在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
李自成沉默片刻,冷冷道:“他们要多少粮食?”
宋献策忐忑不安道:“回陛下,姜总兵要白面三万石,王总兵要白银五万两,还说要官银,”
“狗日的官军!“
”真把俺们当大户了!“
”皇帝年年给宣镇发饷,他们还向俺们哭穷!“
李自成沉默不语,脸色愈发阴沉,过了好久,抬头望向众人,淡淡道:
“要多少,给多少!!现在吞下去的,将来都要给老子加倍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