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幻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四月十八日。
    在经过漫长等待后,辅政王多尔衮率八旗战甲五万余人,正式发动涿鹿之战,
    明清双方短暂的和平很快结束,战争笼罩在北直隶上空。
    撕毁和议,暗中挑拨闯逆攻击清军,崇祯皇帝这种公然背信弃义的行为,深深伤害豪格贝勒和多尔衮两人的心。
    当然,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伤心了。
    从三月下旬开始,由朱由检苦心经营,亲自研发的超级鼠疫病毒,在大学士范文程、固山额真谭泰协助下,跨越华北平原,同时在盛京与张家口外爆发,如一颗高爆炸弹,给清国造成了剧烈动荡。
    三四月并不是病毒传播的最佳季节,小冰河气候下的严寒,抑制了病毒的活跃性。
    尽管如此,鼠疫病毒还是很快传播开来,那些体质瘦弱,抵抗能力不强的人群,最先受到鼠疫袭击。
    十七世纪的东亚地区,无论明国还是清国,无论朝鲜还是日本,在应对疫情方面,皆束手无策。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的,比如皇帝亲自前往地坛,祭天拜地,再有,请几个得到高僧或是道士,围着象征疾患的妖魔,蹦蹦跳跳做一些法事。
    更不要说什么隔离治疗,药物消毒,防止细菌感染,这些都不存的。
    由于疫情传播速度过快,等到豪格与多尔衮这一对难兄难弟开始重视此事时,在盛京城中,至少已经病死病倒五六百名汉人包衣。当然,涿鹿方向,形势也不容乐观。
    多尔衮正在加紧攻打涿鹿城时,仿佛一夜之间,军中染病死去的汉人包衣,战兵,已经超过两千多人。
    无论是盛京还是逐鹿,被病毒感染者,莫不七窍流血,眼眶充血,大小便失禁,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除了普通包衣,染病者中还有八旗战兵,尤其在涿鹿前线,长途行军让兵士精力疲惫,不少八旗勇士莫名其妙染病,旋即倒毙身亡。
    在巨大压力面前,多尔衮与豪格终于放弃争斗,合力对付大明。建奴对付鼠疫颇有经验,毕竟几年前的京师大鼠疫就是范文程的杰作。
    慈不掌兵,在多尔衮的命令下,涿鹿清军采取强制措施,发现有人感染,无论死活,立即烧掉。
    这种防治鼠疫措施冷酷无情,收效却是很小,局势突变,只有加快对明国用兵,用以惩治崇祯皇帝。
    而盛京城中的情形,已经不能用悲惨来形容了,病死病倒成百上千,豪格遂招各地名医前来,许诺黄金万两,各地名医纷纷前来,然皆束手无策。
    得知鼠疫之源来自崇祯皇帝朱由检时,建奴南下不再是普通抢掠,而是要打灭国之战。
    各人无人不想将朱由检碎尸万段。
    当然,此次征伐明国的由头,清军也已经想好,在汉奸佟养性的提议下,清军打出了“驱除流贼,恢复中华!”的口号。
    驱除流贼,恢复中华。或者说是为崇祯皇帝报仇(虽然说朱由检现在还没死),类似这样的口号,与两百多年后某大炮所谓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大同小异。
    不过堂堂中华秩序要让鞑子来恢复,听起来倒是充满魔幻现实主义。
    山西方面,清军白甲兵,顺军老营相互搏杀,以命换命,战事步步升级,双方没有任何收手的趋势,到四月初,清军与顺军终于爆发一场大规模战斗
    在宁武关附近,郑硕亲王济尔哈朗和权将军李岩展开正面交锋。
    两边死伤超过千人,且多为双方精锐。
    两边之所以不死不休,无非是争夺山西地区有限的资源。
    明末之际,华北各地灾荒连年,粮食奇缺,一些地区百姓食草为生,甚至已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晋商鼎盛时,还可以倒腾布匹,茶叶,南下苏杭富庶之地,换取大批粮食,通过漕河运回华北,高价卖给百姓,北直隶各省全部仰赖于此。
    晋商被朱由检绞杀后,唐王朱聿键接着在山西抢劫——当然,李闯流贼抢的也不少——在多重打击下,盘踞山西的晋商纷纷逃走,由此,山西经济陷于崩溃。
    粮价被炒到五两银子一石,即便如此,还是有价无市。
    雪上加霜,明军去后,建奴又来了。
    进入山西后,济尔哈朗与李岩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一对不曾蒙面的对手,原本属于互不相关的存在,现在却有了个共同点,那就是被主子抛弃,抛弃在这无人之地。
    想要生存下去,就只有努力拼搏,从对方身上获取自己所需的一切。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勤王这借口听起来很是俗烂,丝毫没有新意,不过却能最大限度上收买各地对闯逆不满,,对我大清心怀幻想的土豪劣绅们。
    佟养性这个包衣奴才,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意识到将要与顺军发生恶战后,立即派出使者向多尔衮求援,然辅政王此时正被鼠疫闹得焦头烂额,根本没心思搭理这个包衣奴才。
    只是象征性的派出八百多名战甲,让他们与济尔哈朗合并一处,与数量将近十倍于己的顺军决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