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病毒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十七年,顺永昌元年,清顺治元年,大西天命元年,正月初三。
    西京,秦王府,承运殿。
    闯王李自成高坐在龙椅之上,睥睨众生。
    承运殿上,群臣侧立。
    牛金星,宋献策,窦志忠,刘宗敏、李过、刘芳亮,张鼐,李岩·······
    跟随闯王征战多年的心腹重臣此刻皆手执笏板,北面侍立。
    群臣站位颇有些凌乱。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身为内阁首辅,竟然站在制将军李过身后,义侯张鼐与河南节度使李岩同列。
    此时大顺尚处草创之际,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礼仪混乱在所难免,所以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李自成神色淡然,看不出内心波澜。称帝建号之初的狂喜早已褪去,这两日被各种琐事烦扰,祭祖,册封,祭祀天地,拜谒太庙,加九锡········
    在闯王看来,这些琐碎的仪式能省则省,顺军将领们也反感繁文缛节,所有人都希望,一切都能回归到过去,回到过去流寇生涯。
    杀光,抢光,烧光。
    只有大学士牛金星与宋献策坚持认为,帝王无小事,只要是能在儒家经典中能找到的礼节,在登基仪式中,一件也不能少,一件也不能敷衍,必须全部完成。
    经过长达数日漫长争辩后,闯王终于屈服,在两个儒生或者说是神棍的教唆下,极不情愿完成登基大典各种仪式。这对驿卒出身的他来说,这不吝是人身折磨。
    毋宁说闯王是受不了牛金星宋献策轮番纠缠(尤其是宋献策,张口就是童谣谶语,完全是个神棍),不如说是在向士大夫们示好。
    流贼主动向士大夫群体示好,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占领西·安后,顺军遭遇的艰难险阻,让闯王终于领会到前辈刘邦说的那句话:
    打江山靠的是武人,而坐江山,还是要靠读书人。
    李自成与刘邦相去甚远。
    一个是银川铤而走险的驿卒,一个是沛县黑白通吃呼风唤雨的亭长。
    两人身边的团队也不可同日而语。
    汉高祖有陈平张良韩信萧何樊哙,而李自成,撇开武人不说,能给他出谋划策的,除了并不靠谱的牛金星,就剩下算命先生宋献策了。
    所以也就注定了两人不同的结局。
    两天前,也就是正月初一,闯王在西安登基称帝,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改内阁为天佑阁,定都西安。
    西安被改成了西京,从西京这个充满地理想象的名字可以看出闯王勃勃野心,他想像大明那样建立两京制。
    然而恐怕也只是想想而已。
    军队数量急剧膨胀,所有人都在向闯王要钱,李自成越发感觉力不从心。
    崇祯十六年,闯军围西安,明军稍战即降,进城之后,闯王便意识到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美好。
    西安城墙年久失修,驰道荒废,东边宣大精兵正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打过来,把李自成他们赶回商洛大山里吃草。
    满清也是巨大威胁,多尔衮前几日派使者来到西京,商议和李闯军一起攻打大明,被李自成拒绝。
    使者回去后,李自成忧心忡忡,建奴有能力攻打北京,当然也有能力攻打陕西。
    西安城壕年久失修,只好征募民夫,大兴土木,修城墙,修驰道。这样以来,本来就匮乏的粮饷现在更加紧张。
    牛金星建议对百姓征收粮饷,李自成犹豫不决,这样一来就违背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相当于打自己的脸了。
    不过事实证明,填饱肚子要比脸面重要。
    西京六万多顺军,一万多明朝降军,都等着闯王给他们饭吃呢。
    如果像崇祯对待九边精锐那样,拖欠粮饷,不用半年,闯王就会被这群暴民丢进锅里煮了。
    崇祯十六年底,一道命令从秦王府发出。
    粮每石征一两三钱。考虑到陕西粮一石三两的价格,这样的征税比例已经不能简单用横征暴敛来形容了,这就是公开抢劫。
    一时之间,成百上千辆装满粮食的推车被从西京附近州县搜刮上来,络绎不绝运往大顺王朝的新都城,供养着新朝的权贵们。
    然而去年陕·西全境,不少州县可是大旱绝收,赤地千里!
    此时当然顾不上这些,他要的只是粮食。
    然而即便是横征暴敛,粮饷还是不足,最后开始直接抢劫富户,美其名曰,杀富济贫。
    西安城中,数百名富户被拷打致死,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曾经的屠龙少年最后变成了恶龙,历史竟是这样的诡吊。
    秦王朱存极的治所变成了李自成的皇宫,所有大事都在承运殿处理,李自成的登基仪式也在这里举行的。
    秦王府虽比不上紫禁城,不过作为”天下第一藩封”的存在,规划肃穆严整,建筑庄严华美,对于出身微寒的李闯集团来说,可以说是无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