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战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四月二十日,河北涿鹿。
    在被鼠疫病毒折磨将近二十天后,原本计划中的攻城之战被延后到四月下旬才全面爆发。
    在一位随行包衣医官建议下,两百多名战甲,一千多包衣,被活活烧死,为的是防止鼠疫进一步蔓延。
    多尔衮医治鼠疫的手段,颇为有效,至少要比同时代神医吴又可等名医厉害,短短数日,便将已成蔓延之势的涿鹿鼠疫强压下去。
    此战为明清首战,关系重大,对辅政王来说,只许胜,不许败。
    多尔衮命镶黄旗统领鳌拜率旗中一千战甲作为先锋,恭顺王孔有德率三千包衣为侧翼,以雷霆之势,对涿鹿县城发起攻击。力求尽早灭掉朱聿圳,为八旗主力攻打北京城做好准备。
    从盛京南下的二十门红衣大炮陆续运抵张家口,在骑兵护卫下,朝涿鹿运来,这两天便可到达。
    一次性征调这么多红夷大炮,当然不止是为了对付小小的涿鹿,多尔衮的野望是在百里之外的京师,多尔衮用兵谨慎,从盛京出发时,他便预感到灭明之战绝不简单,所以不敢轻视。
    想到崇祯皇帝这四个月来的所作所为,多尔衮便夜不能寐。
    朱由检残酷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连自己岳父都不放过,每每想到这些,多尔衮都感觉脊背发凉。
    八旗劲旅天下无敌,便是明军与顺军联合也不是对手。
    只是,关于明国皇帝的各种传闻实在太过于惊悚,从什么成祖显灵到鼠疫病毒。
    据说崇祯皇帝还擅长巫术,能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级,面对这样一位对手,过分小心当然不是多余的。
    调集红衣大炮南下正是多尔衮主意,在盛京军事会议上,多尔衮力排众议,坚持要把城内仅存的四十门红衣大炮全部派往南方,全力攻打北京城。
    多尔衮的提议遭到豪格以及他的党羽们坚决反对,豪格指责多尔衮这是挟兵自重,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而多尔衮则嘲笑豪格鼠目寸光,不以大局为重。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在济尔哈朗调和下,多尔衮带二十门火炮,剩余的二十门被留在盛京。豪格说这是为了防备朝鲜进犯。
    这当然是扯淡。
    朝鲜王军早在清崇祯元年(八年前)便被时年二十四岁的睿亲王多尔衮击溃,沦为建奴在东边的一条狗。
    实际上,为了照顾日本在朝鲜利益,避免过早激发清日战争,以鞑子的德行,早就把朝鲜半岛血洗好几遍了。
    什么朝鲜威胁盛京完全是扯淡,这时候真正能威胁豪格贝勒的,只有辅政王多尔衮。
    即便是调来二十门红衣大炮,在鳌拜多铎等人看来,也是劳师动众,杀鸡牛刀,完全没有必要。
    凭借清军和明军多年交战的经验,可以知道,只要大军兵临城下,对面就会主动归降,甚至根本不用动手。
    偶然碰到些有武德充沛的明军,敢于出城和清军野战,也会被蜂拥而上的清军斩杀一空。
    所以通常情况下,等到清军真正登城时,对面明军城头上,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红衣大炮动辄几千斤重,虽能够拆散,到底还是运输不便,二十门大炮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搬运。
    上一次使用这种重型火器,还是在崇祯十四年的松山大战。
    明军战力低下,指挥混乱,火器到了他们手里和烧火棍没啥区别,这更让清军高层将领坚定了“八旗骑射无敌”想法。
    步兵统领鳌拜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他并不否认火炮的威力,不过打仗靠的还是真刀真枪,明人坐拥天下最犀利的火器,在八旗勇士面前还不是溃不成军,节节败退,从萨尔浒一直败到山海关吗?!
    “孔有德,你记住,以后打仗还是要靠正黄旗,镶黄旗勇士,多尔衮手下的正白旗不行!”
    鳌拜身披重甲,回头对恭顺王孔有德笑道,两人率领大军来到涿鹿城北,望着眼前低矮的城墙,脸上露出轻蔑的笑意。
    “巴图鲁说的是,辅政王这次派你来,真是杀鸡用牛刀,这样的小城,根本犯不着这样兴师动众。“
    恭顺王孔有德精明强干,投降清国多年,凭借手中掌握的火炮技术,颇受建奴重用,被建奴特许统领一支全部由汉人包衣组成的部队——这也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汉八旗的前身。他为人谨慎,身处盛京复杂的局势,一直能置身事外,在多尔衮与豪格两大阵营间徘徊观望,并没有投靠其中任何一派,他自以为得计,没想到这次出征明国,他被两边忌恨,莫名其妙就成了炮灰的存在。
    “孔有德,待会儿你让乌真哈超先上,我八旗勇士,呵呵,对付这样的城池,还轮不到我们!”
    孔有德爵位在鳌拜之上,地位也应该在鳌拜之上,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位归降汉人在建奴步兵统领面前唯唯诺诺,大气不敢出,孔有德对此认识的也颇为清楚,听鳌拜直呼自己名字,不仅没有动怒,反而满脸谄笑道:
    “不过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忠亲王留一手也是以防万一啊,大人,要不咱们等红衣大炮来了再·····“
    鳌拜满脸不屑,扬鞭指向前方城墙,眼中充满轻蔑。
    “红衣大炮还是留给多尔衮自己去用吧!今天,让正黄旗的勇士教教你们汉人,看正白旗是怎么打仗的!”
    鳌拜公然侮辱忠亲王,孔有德知道不能再附和,然而脸上还是洋溢着蜜汁微笑。
    却见巴图鲁布满疤痕的脸上闪出浓浓的杀气。
    “恭顺王,为大清立功的机会到了!你带人上去!我在后面压阵!”
    孔有德愣了片刻,口中喃喃自语道:“立功?”
    “怎么?”鳌拜青筋暴起,杀气腾腾。
    “忠亲王说了,鳌统领为先锋,末将为······”
    不等孔有德说罢,鳌拜一把拎起孔有德,一双大手仿佛紧紧遏住孔有德咽喉,怒目圆睁道:
    “多尔衮能给你的,我家豪格贝勒也能给!豪格贝勒说了,等你立功之后,便给你封个兵部尚书做做!!”
    说话之间,旁边几位正黄旗甲兵持刀相向,眼睛死死盯住孔有德。
    恭顺王立即翻身下跪,面朝鳌拜叩头不止,大声道:
    “请将军转告豪格贝勒,孔某愿追随豪格贝勒前后,为大清立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