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鞑子要上来了!把那两个大家伙推上来!!!”
宁王朱聿圳放下望远镜,转身对炮手大声吼道。
涿鹿城墙上面,明军炮手忙碌不停。
朱聿圳口中的大家伙,指的是两门升级版红夷大炮。
这是宁王手中威力最大的火器,如果发射霰弹,两门红衣大炮,就能封锁城墙前面五六十米宽的阵地,打的建奴血肉横飞。
红夷大炮原产自西班牙,成化年间引入大明,加以改进,带有准星和照门,可以进行粗略瞄准,有效射程五六百米,仰角发射时,射程更远,可达一公里。
朱由检对火器极为重视,对红夷大炮这样的火器更为上心。
今年年初,毕抚坚等人对红衣炮进行改进。毕千户苦思冥想,加长了炮筒,希望能增加火炮射程,然而成效不大。而且在试射途中还炸死了几名炮手。
直到李若琏带西班牙人汤姆士返回京城,汤姆士对铸造工艺加以改进,使金属中钢含量提高,同时含铅量大幅度降低,经过反复试验,铸造炮筒更加坚固,改良版的红夷大炮威得到显著提升。炮筒质量的提高,不仅减少了炸膛的发生,还能装填更多的火药,因此威力更大,射程也更远。
这款新式红夷大炮模具成型后,京郊皇庄兵工厂工匠们加班加点,日夜不休,终于三月底铸造出第一批新式红夷大炮,共计七十二门。
这种红夷大炮发射实心炮弹重量,从以前的一公斤提升到三公斤,而射程,也由从前的五百米增加到七百米。
当然,此时的红夷大炮发射炮弹仍是实心弹,在没有精密车床,没有熟练工人的时代,制造开花弹成本是实心弹的十倍不止。即便朱由检能支撑昂贵费用,想要研发成功且装备到前线炮手,时间也是不够的。至少在与清军的第一次交锋中,他是没有机会使用开花弹这种大杀器了。
临行前,朱由检调拨给秦王二十门新式红夷大炮,用以抵御建奴,不得不说,崇祯皇帝这次是下了血本。
两门红衣炮被推上垛口,安置在东西两面,保证两边侧翼火力压制。
“虎蹲炮也抬上来!”
五门虎蹲炮也被推上来,安置在棱堡正中央。虎蹲炮威力不大,适宜野战中使用,在山地地形效果更好,类似后世的迫击炮,用它来守城确实有些不伦不类。
好在宁王手上这五门虎蹲炮得到改良,在汤姆士的努力下,虎蹲炮发射的实心弹丸被改装成纸包的炸药包,炸药包落地的威力远远大于实心炮弹。
还有万人敌,无敌火鸦之类的火器,将棱堡前面挤得满满当当。
宁王麾下亲兵两百余人,各人手持鸟铳鲁密铳,分作三队,等待敌人进入射程。
“放!”
炮兵旗官挥舞红色战旗,炮手将火把伸向药池中引线,点燃引线,明军炮手们迅速躲到在沙袋后面。
轰隆两声巨响,红衣炮周围升起浓烟,脚下剧烈抖动,如同地震。
朱聿圳感觉眼前晕眩,周围黑烟已经散去,两门炮都没有炸膛,完好无损。
宁王心中狂喜,目光从垛口朝外望去,可以清楚看见从棱堡上飞出去的弹丸在对面人群中划出两条长长的血槽。
夹杂着不似人声的惨叫,涿鹿城前五百步外,散落着残肢剩体,建奴包衣哀嚎声连绵不绝。
一个倒霉的包衣奴才,双腿被炮弹扫过,只剩下半截身体,还没死绝,口吐鲜血,双手在地上乱刨,形若鬼魅。
“殿下英明神武,两炮全部命中!建奴死伤至少上百人!”
谋士房广汉在宁王面前嘿嘿笑道,朱聿圳没有搭理他,转身望向炮手:
“继续开炮!”
躲藏在沙袋后面的炮手,连忙跑出来,开始用包扎着抹布的长棍捅进炮筒中,将燃烧过后的火药粉末清理出来,然后重新装填火药。
遭受红衣炮猛烈打击的包衣奴才们,原本就不齐整的战阵显得更加凌乱,一些人神情木讷站在原地,另一些人则丢掉手中武器准备逃走。
孔有德亲兵手持顺刀长枪,在大阵后面竭嘶底里嚎叫,在他们的威慑下,勉强才将阵线稳住。
“给老子散开!散开!”
耿仲明纵马掠过包衣战甲阵前,扯着嗓子嚎叫。
幸存的包衣战甲立即分散开来,有人趁机想要逃走,却被站在身后的亲兵家丁用弓箭射杀。
“明军炮击了!”
一声惊呼,包衣奴才们如惊弓之鸟,却见城头黑烟翻滚,两门佛朗机炮发出震天动地嘶吼。
炮弹呼啸着从包衣奴才头顶上飞过,那声音如同来自地狱。
“后退着死!”
亲兵在战阵后面怒吼,将手中长枪顺刀摇得咣当响,勉强止住包衣们溃败的形势。
所幸第二轮炮击没有击中战阵,只是跳起伤到包衣战甲,其中一人直接砸成了肉泥。
宁王脸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