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舰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公开叛变,与李闯集团分庭抗议,大有割据称雄的趋势。
    多尔衮也知道,这次之所以能快速攻破明军城池,多亏了荷兰炮手支援,他随即让包衣奴才佟养性去找登州一带的荷兰人谈判,要荷兰人提供更多支援,等到将来攻占明国,我大清便将中部一十八省的对外贸易,全部交由荷兰人去做。
    忠亲王开出的条件是优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没有拒绝的理由。实际上,早在崇祯六年,发生于厦门的明荷料罗湾海战,原因之一便是荷兰印支殖民总部妄图垄断中国市场,而不为当时实际占有东南沿海的郑芝龙所允许。
    此外,多尔衮对荷兰人提出的大炮理论颇为赞赏,此时清国火器水平已全面超越明国,荷兰人这种大炮理论也能够实施。
    具体来说,就是攻城之时,击中火力攻击城堡一点,重型火铳掩护战甲登城,精锐甲兵登上城池后,即坚守待援。
    来自荷兰印支殖民总部的麦克上校以为,明军棱堡虽然坚固,不过清军火器占据绝对优势,只要不分散用兵,一鼓作气,十日之内,攻克北京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今日我注意到,明国皇帝使用的火炮,很不寻常,炮弹落地后,还能爆炸,我方的好几名有些炮兵,都是被这种炮弹炸死的。好在这种火炮数量极少,被我军压制。”
    麦克的忧虑,也正是多尔衮的忧虑,他当然不相信明军所谓的成祖显灵的鬼话,他甚至怀疑这是红毛洋人偷偷卖给明朝的新式火器,就像天启初年太祖哈赤在宁远遇到的一样。
    多尔衮可不想重蹈努尔哈赤在宁远溃败的命运。
    “尊敬的忠亲王殿下,我有个小小的建议,明日攻城,再遇到崇祯皇帝,就不要再想着生擒活捉,应该把我们所有的炮弹都砸向他,砸死这个异教徒!”
    多尔衮抬头望向麦克,沉重的点了点头。
    大战在即,与清军相比,明军士气低迷,棱堡防御能力远远没达到预期,塞万提斯保证棱堡至少可以坚守五日,实际情况是,三座棱堡从开战到沦陷只用了三个时辰。
    雷大柱壮烈殉国,残余两千多新编军退守密云棱堡群,士气低迷。
    兵部派往山海关的使者迟迟未回,吴三桂仍旧作壁上观,这样典型的军阀做派倒在崇祯皇帝意料之中。
    联合舰队遥遥无期,战场的胜负手,此刻已在盘踞大同的李自成身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蛰伏两月的六万顺军,在小冰河气候下最寒冷的冬天来临时,终于按耐不住,决心出来打冬风了。
    尽管挡在面前的清军,明军都不好对付,然而为了活命,为了填饱肚子,李自成再无他路可走。
    北直隶各省,如山西,陕西,河北,连续历经多年战乱,田地荒芜,农事凋敝,缺衣少粮,然而兵,匪,寇,却是一点不少,而今,再榨不出一点油水。
    生于崇祯十七年,除了继续往东抢掠,李自成无路可走。
    而这一次,他要抢的不再是土豪劣绅,也不是贪官污吏,而是驻守昌平的建奴八旗。
    顺军上次与鞑子在宁武关交手,不分胜负,李闯对清军战力多少又了些直观认识,一言以蔽之,鞑子虽然很强,但也不像传言中说的那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初一,趁着明清主力在密云激战,一只虎李过率老营精锐三千人,趁着薄薄夜色,袭击昌平南部营寨。
    顺军夜不收早已探明,这座营寨存有大批粮食布帛,以及从明国各地掳掠而来的人口,建奴主力在密云前线,看守这些财帛粮食的只有一个牛录,约三百名镶黄旗战甲,还有五百多辅兵,大都是包衣。
    子时初刻,老营精锐与营寨路口设伏,派人在里面放火,等建奴出来救火时,用三眼铳,鸟铳猛烈轰击。不等建奴反应过来,便上前贴身肉搏,三百余名镶黄旗战甲死伤过半,剩余趁乱逃走,所掳掠来的粮食布帛也被顺军掠夺一空。
    等驻守城东十里之外的镶黄旗主力发现追击时,一只虎已经率人遁入黑夜,逃得无影无踪。
    这次打冬风却让顺军伤亡惨重,老营精锐折损一百多人,与建奴相当。
    这趟抢掠虽然大胜,所获甚多,然对六万大军来说,不过杯水车薪。
    而且,无论李闯是否愿意,此时他们已经相当于与建奴宣战,再无退路了。
    刘芳亮叛逆,是李自成遭受的最大打击,睡过一个炕,一起砍过人的好兄弟,有一天竟然在自己背后插刀子。
    近来闯王变得更加猜疑,无论是对牛金星还是对李岩,总感觉他们不久也会像刘芳亮一样,瞅准机会就背叛自己。
    除了所谓的兄弟之情,更让闯王忧虑的是,丢掉河南,顺军前途更加渺茫。
    实际上,河南是李闯为数不多经营良好的地区之一,甚至比陕西还要重要,河南凝结了闯王多年心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