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接连几天,朱由检都是脸色阴郁,如丧考妣,平定叛乱的喜悦,现在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尽愁苦之色。
在地狱模式的明末,幸福快乐都是奢侈品。逆袭开挂美女全收之类的都市小说情节在这里是不可能出现的。
穿越者面对的将是一个接一个困难。
在平定叛乱后,崇祯皇帝面对的,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革命导师马克思称之为价值规律的看不见的手。
“启奏皇上,京师太仓只剩一万石大米,两万石大豆,可供百姓食用一月,”
崇祯十七年二月十八日早朝,群臣毕至,司礼监太监王承恩高呼早朝开始。户部尚书倪元璐率先出列,忐忑不安向皇帝奏报。
前年京师大鼠疫,加之战火兵灾,京城人口锐减十万,户部尚书还沉浸在大明过去的荣光中。
群臣唏嘘不已,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曾经无比辉煌的大明在他们手中陨落,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那一月之后呢?朕和京师百姓能吃什么?是要全部饿死吗?”
面对崇祯皇帝喝问,朝堂鸦雀无声,皇帝目光炯炯逼视着他的大臣们。朱由检闭幕凝神,眼前浮现出自己率领臣工啃树皮吃观音土的温馨画面。
没想到局势如此凶险。
光靠吃大豆是不行的,或许可以把它长成豆芽,磨成豆腐,麻婆豆腐确实美味。
虽然如此,大豆不能当饭吃,如果吃太多只会消化不良便秘高血压脑血栓前列腺增生心肌梗塞出现各种疑难杂症。
“回皇上,朝廷无钱无粮,漕河上粮商又不肯平价售粮,臣愚钝,不知如何应对?”
户部尚书跪倒在地,满脸羞愧之色。这也难怪,倪元璐作为传统士大夫,信仰的是孔孟之道,为官之余,醉心书画,话说倪元璐山水画堪称一绝,价值不菲。
然而琴棋书画在这末世之中又有什么用呢?
孟子曰:我善养浩然之气。
单纯依靠养气解决吃饭问题,白莲教也不敢这么吹。
以孔孟之道和那些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奸商交心,显然是鸡同鸭讲。而且鸡会死的很惨。
索要粮食这种事情,交给高文彩或者王鑫沛来做,或许会更好,,当然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东厂公公方正化。
然而和这些粮商全面开战,势必将付出惨重代价,崇祯皇帝现在还没有这个魄力。
穿越者虽然足够强大,然而却不准备和全世界为敌。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认怂了。
对于朱由检这种生性吝啬之人来说,每花出去一笔钱都是割肉放血。
“高文彩!”
高文彩应声出列,躬身向前。这次平定京师之乱,千户战功赫赫,被连升两级,从一名五品的副千户一跃成为月俸二十石从四品的镇抚使。
在大明官制中,四品是高级官吏与中级官吏的分水岭。
高文彩原先的位置被部下吕鑫沛接任,和高文彩一样,试百户吕鑫沛也是连升两级,由试百户直接升到了副千户。
在锦衣卫系统中,像他们两人这样的破格提拔极为罕见。
实际上,除了在靖难之役后,被成祖皇帝火箭提拔的纪纲,就没有别人了。
高镇抚使品衔已与堂上指挥李若琏相近,当然此时李若琏已经东渡日本,飘零江湖,不知所踪了。锦衣卫系统权力之巅,骆养性空出的位置,皇上是要留给李若琏的。
“前几日让你查抄叛逆,可有眉目?!”
群臣目光纷纷投向高文彩,这两天,京城之中最爆炸的新闻不是飞涨的粮价,而是锦衣卫查抄叛逆。无论是坊间还是官场,各种内幕消息都传的沸沸扬扬。
有人看见番子们从陈阁老府上抬出上百张拔步床,有人说李国祯家中藏匿两百门红衣炮,数万发炮弹,当然最狗血的传闻是周国丈的金陵十三钗和锦衣卫小旗官沈练私奔了。
生活是如此的绝望,末世之中的人们尤其如此。
大家都心照不宣,热情激烈的谈论着别人的事情,如此这般,才能让他们忘却自己的苦痛。
锦衣卫行事绝密,在镇抚司公布查抄结果前,所有的狗血猜想都只是猜想。
“回皇上,末将持皇上口谕往中卫军调集五百人,往藩王军调集精锐两百人,另有五百名锦衣卫番子,”高镇抚使停顿片刻,补充道。
“此皆忠义可靠之人,”
朱由检冲他微微点头,示意继续说下去。
“一千两百人由北镇抚司副千户吕鑫沛,秦王殿下,以及末将率领,分头往骆养性,陈演,萧一民叛逆府邸进行彻底搜查,经过三天两夜搜查,三家总共清获出白银五百二十三万七千八百六十七两,黄金三万五千九百八十三两,珠宝家具字画珠玉不计其数。另有叛逆周奎,李国祯府邸赃物过多,尚在统计之中,“
秦王此时尚在崇文门驻守,没有参与早朝。
朱由检嘴巴张开,双手扶着龙椅靠背,仿佛一只突然中风瘫痪续命的青蛙。
五百多万两白银。
这是陈演,骆养性,萧一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辛苦半生的家当。
这是大明一年的国库收入。
这么多银子内府装的下吗?
“这些天杀的奸贼!大明都被他们掏空了!天下都被他们掏空了!难怪大明败亡,难怪建奴肆掠!”
眼前浮现出衣衫褴褛的百姓啃食观音土的画面。
遍地饿殍。
肥的流油的土豪劣绅踏过遍地死尸,迎接留着鼠尾辫的我大清勇士。
朱由检怒不可遏,霍然而起。
“陛下息怒,为这些奸人动怒可不值当!“
话虽如此,王公公本人也气得咬牙切齿。
朱由检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淡淡道:“派人去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