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三下学期一开学,春天到来,校园又恢复了生机,杨柳依依,繁花似锦,又勾起了千影的玩心,好久没玩轮滑,她穿上轮滑鞋满校园地跑,酣畅淋漓地玩了一圈,还是去研究纪录片了。
她想把身边的一切拍下来,但是没有具体的思路,虽然看了一些纪录片方面的书,也剪辑过一个短片,但知识还是不够,她意识到自己不能闭门造车。
她想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可是没有同伴,之前隔壁大学传媒系的同学,他们完成作业后就不拍纪录片了,况且是不同的学校,见面不方便,慢慢地联系就少了。
她跟何不言说自己找不到人一起拍纪录片,学的东西杂乱无章,不知道如何用,很迷茫,何不言说,你去纪录片专业找,不就找到了。
何不言的话点醒了千影,她不仅需要专业的同伴,还需要专业的指导,即使是看书也是需要老师的指导,比如看什么书,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自己摸索实在太浪费时间。
她打算听从何不言的建议,但怎么找到纪录片专业的同学呢?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去旁听他们的课就好了,教务系统上有全校各个专业的课表,她仔细找了找,发现学校没有纪录片专业,只有新闻系有一些纪录片的课程,这也足够了。
想到新闻系,千影又想起了江望,虽然自学纪录片的过程中,她并没有经常想起江望,但的确在一步步地走他走过的路,她没想到最后,她会上他曾经上过的课,还会见到曾经教过他的老师。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好像江望从未离开,到处都是他的影子,不过她已不再难过,她把他当作一个梦,努力追寻他的脚步,得不到他,也能获得力量,况且纪录片真的很吸引人。
所以她便决定去旁听了,她不仅旁听纪录片方面的课,还旁听了一些人文艺术方面的课,没有特别的什么原因,她感兴趣就去听。
因为她渐渐发现,拍纪录片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看书当然是最高效的,但她不知道具体要看什么书,要了解什么知识,所以这时听课就成了最简单的入门途径,课堂上老师都会推荐书的,感兴趣就可以深入研究。
大学就是这点好,全校的课程只要知道课表,就可以随便去听,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不管来自哪个专业,老师都是很欢迎的,所以专业不好根本不是问题,只要进了大学,全校的课随便选,网络通识课也一大堆,转不了专业,也有一百种方法去学习,关键是,有没有那个毅力了。
旁听的确考验毅力,没有人监督,因为没有选课,也没有考试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松懈,千影也是如此,不过艺术类课程都很有趣,每次上课她都听的津津有味,而且她不想宅在宿舍被室友烦,每次到点就自觉上课去了。
旁听另一个困难之处是可能会很拘束,因为周围的同学都不认识,几百人的大课还好,大家也不全都认识,也就不会注意到旁听生,但是去上别人的专业课,就很尴尬,通常一个专业就几十人,天天一起上课,互相都认识,忽然多了个新面孔,大家都会注意到,然后瞬间感觉自己是个异类。
千影第一次去旁听纪录片的课就遇到这种情况,她坐在最后一排,每个从后门进来的同学,都像围观动物一样,好奇地看着她,让她很尴尬,不过同学们并不说什么,上课后也就没人关注她了,慢慢地她也不在意了,只认真听讲。
不过有一次,她差点被老师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