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毁灭之路(1)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否出人头地,只能靠你自己,靠你那非凡的智力、领悟力,以及你那必定能够超越常人、必定与众不同的信念。
    所以我一直认为,科举制度,是一种杰出的、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杜绝了自东汉以来腐败不堪的门阀制度,最大地保证了人才的选拔,虽然它并不完美,却亦无法取代。
    当然,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当你考上了进士,脱离了科举体系,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体系——文官体系。
    在那个体系中,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员,还要熬资历、干工作、斗智斗勇,经过几十年的磨砺之后,你才能成为精英中的精英,并具备足够的智商和经验,领导这个伟大的国度继续前进。
    这就是于谦、李贤、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等人的成功之道,也是必经之道。虽然他们都具有优异的天赋、坚忍的性格、坎坷的经历,但要想名留千古,这是无法逃避的代价。
    在那条通往最高宝座的道路上,只有最优秀、最聪明、最有天分的人,才能到达终点。
    但许多人不知道,有些不那么聪明、不那么优秀、不那么有天分的人,也能走到终点。
    因为在通往终点的方向,有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就是太监之路。
    太监不需要饱读诗书,不需要层层培训,不需要处理政务,不需要苦苦挣扎,他们能够跨过所有文官体系的痛苦经历,直接获取成功,只需要讨好一个人——皇帝。
    皇帝就是老板,就是ceo,就是一言九鼎,总而言之,是说了就算的人物。而太监,就在皇帝的身边,所以只要哄好皇帝,太监就能得到权力以及他想得到的一切。
    这就是有明一代,无数的人自愿成为太监的全部原因。
    但现在摆在无业游民魏忠贤面前的,不仅仅是个录取名额比例问题,还有一个更为基本的难点——阉割问题。
    魏忠贤当政以后,对自己以前的历史万般遮掩,特别是他怎么当上太监,怎么进宫这一段,绝口不提,搞得云里雾里,捉摸不透。
    但这种行为,就好比是骂自己的儿子王八蛋一样,最终只能自取其辱。他当年的死党、后来的死敌刘若愚太监告诉我们,魏公公不愿提及发家史,是因为违背了太监成长的正常程序——他是自宫的。
    我一直坚信,东方不败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杰出,也最有可能的自宫者。这绝不仅仅因为他的自宫,绝无混饭吃、找工作的目的,而是为了中华武学的发展。
    真正的原因在于,当我考证了太监阉割的全过程后,才不禁由衷感叹,自宫不仅需要勇气,没准儿还真得要点儿功夫。
    阉割的技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阉割是个技术工作。想一想就明白了,从人身上割点儿东西下来,还是重要部位,稍有不慎,命就没了。
    很多年以来,干这行的都是家族产业,代代相传,以割人为业,其中水平最高的,还能承包官方业务,获得官方认证。
    一般这种档次的,不但技术高,能达到庖丁解人的地步,快速切除,还有配套医治伤口,消毒处理,很有服务意识。
    所以说,东方不败能在完全外行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复杂的手术,且毫无后遗症(至少我没看出来),没有几十年的内功修养,估计是白扯。
    魏忠贤不是武林高手(不算电影、电视),要他自我解决,实在勉为其难,于是只好寻到上述专业机构,找人帮忙。
    可到地方一问,才知道人家服务好,收费也高,割一个得四五两银子,我估算了一下,合人民币大概是三四千块。
    这可就为难魏公公了,身上要有这么多钱,早拿去赌博翻本,哪犯得着干这个?割还是不割,这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没钱。
    但现实摆在眼前,不找工作是不行了,于是魏公公心一横——自己动手,前程无忧。
    果不其然,业余的赶不上专业的,手术的后遗症十分严重,出血不止,幸亏好心人路过,帮他止了血。
    成功自宫后,魏忠贤决定去报名,可刚到报名处,问清楚录取条件,当时就晕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