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便要走。
袁守诚连忙叫住他,一再嘱咐:“鱼虾也是生命,当下旱情严重,老百姓吃鱼虾,也是迫不得已,切忌事情做得太绝,一定要给这些鱼虾留下子嗣,你将鱼捕捞上来之后,一定要将小鱼小虾全都放生,让让它们回到泾河里,切记切记!”
“我知道了,袁道长,多谢您了,这鱼您就留下吃吧。”渔翁张道。
见渔翁张这老头很是配合的点了点头,言语恳切,袁守诚松了口气,心里甚是欣慰。
且说那渔翁张得到了袁道长的指引,当天晚上子时之前,便临时弄来个大渔网,找到泾河的河眼,早早的便将渔网撒在河里。
渔翁张掐着点,一直蹲在河岸上,盯着泾河河眼处。
没想到果然如袁守诚所说一样,到了午夜子时,河眼处顿时发出咕咕噜噜的声音,紧接着河面上便付出无数气泡。
打了一辈子鱼的老张头,看了一眼便明白,这里有一大窝子鱼!
渔翁张大喜,等气泡冒的足够多的时候,他立刻收网。
这一网下去,比他半个月打到的鱼还多!
从河眼里捕捞上来的鱼,块肉很大,精神抖擞,即便上了岸,还在乱扑腾,甚至还有几条鱼险些将渔网咬破,一看就是有些道行的鱼精。
渔翁张心里美极了,这些鱼送到早市上,能卖不少钱!
这么想着,渔翁张便将这些鱼一网打尽,无论小的还是大的,通通没放过,将鱼捞上来后,连夜送到早上卖钱去了。
这段日子,鱼卖的很好,刚开张,所有的鱼都被买走了,就连那些小鱼小虾,也都穷苦人家买回去熬汤喝了。
渔翁张数着铜钱,心里美滋滋,将袁守诚嘱托吩咐过的话,全都抛在脑后。
别人见渔翁张靠打鱼发了横财,也想着去泾河捕鱼,只可惜不管是谁,纵使榨干了头脑,费尽了心思,也补不上一条鱼。
泾河里的鱼,仿佛全都消失了一般。
而渔翁张那里,却每天可以买到新鲜的鱼。
众人觉得奇怪,却也不能多说什么,这几日街坊邻居们可都看得清楚,渔翁张一个不高兴,就不卖鱼了,毕竟这鱼不缺人买,渔翁张的脾气也大了起来。
一连打了一个月的鱼,渔翁张赚得盆满钵满,也从内地旱灾严重的地方,买了个屁股大的婆姨,日子过得美得很。
只可惜,一连打了一两个月鱼后,好景可就不长了。
这一晚渔翁张再次熬着夜,在子时之前,前往泾河河眼捕鱼,子时过后,当他收网的时候忽然发现,硕大的渔网里竟然只剩下几个小鱼苗,掰开手指头数都能数过来。
那天晚上,渔翁张感觉怪事恒生,不光鱼补不到,在他收网的时候,似乎看见河水里似乎藏匿着什么东西,好似一个庞然大物。
而且河底的庞然大物似乎是个活物,从河底发出两缕幽暗的红光。
渔翁张打不到鱼也就罢了,可见了两个河底的大红灯笼般的邪性东西,以为是撞见了水怪,连网也不收,便逃窜离开了。
这渔翁张胆子小,却也算是个聪明人,他若是走晚一步,这条命八成是要交代在这了。
他并没有老眼昏花,泾河河眼处,的确盘踞着一个庞然大物,不过不是水怪,而是泾河的老龙王。
泾河龙王,被封为八河都总管。
简单来说,他管辖着黄河八条支流,其中泾河,便是最大的一条支流。
泾河处于京畿地区,唐朝都城长安,便设立在此地,泾河龙王掌管着帝都的兴云布雨之事,关乎着长安百姓的以及皇族的生活起居。
虽说是地方上的龙王,而且是在泾河土生土长最后修成正果的龙王,泾河龙王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黄河八大支流龙王之首,在一众龙王的地位中,仅次于四海龙王,地位超然。
按照风雨簿上的安排,近些时日并没有降雨的任务,因此即便是连年旱灾,泾河龙王也无动于衷。
只是没想到,岸上的人们为了活命,开始大肆捕捞泾河水族,以至于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整个泾河的水族,被捕捞殆尽,鱼子鱼孙,一条不剩。
泾河龙王愤恨不已,依照天庭律例,龙王不可随意出入人世间,也不能为非作歹,只是这个梁子,在他心里记下了。
他身为龙王,地位超然,早已位列仙班,自然不会与那渔翁张一般见识,毕竟渔翁张没有袁守诚的指引,是捉不到鱼的。
这些错,归根结底是那袁守诚的错!
泾河龙王怀恨在心,又惧又怒。
世间皆传,袁守诚是闻名长安城的道士大家,能知前后,善断阴阳,可谓是出类拔萃的修道真人。
他想找袁守诚报仇,却又不敢以龙王身份前去,便在深夜做法,将自己化作一个白衣秀才,打算等天亮的时候,好生会会这个袁守诚。
第二天清晨,泾河龙王便按捺不住,化作白衣秀才,进了城,径直走向袁守诚的卖卦摊位。
见到袁守诚,泾河龙王大怒,只是他瞧那袁守诚仪表堂堂、相貌稀奇,仪容秀丽,绝非凡人,就不敢轻易造次。
白衣秀才思来想去,想出来个法子。
那便是找那姓袁的道士算上一卦,若是算得不准,就有理由找算找算了。
这么想着,白衣秀才便迈开大步,走到了袁守诚的摊位跟前。
袁守诚很有名气,生意十分兴隆,龙王化作秀才,等了好一会,才得以来到袁守诚面前。
来到此地,自然是算卦的。
白面秀才不言语,袁守诚只得笑了笑,轻声问道:“先生算卦所为何事?”
秀才当即说道:“关中地区,连年大旱,民不聊生,我想找你算一算这天上的阴晴之事,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