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凌云的志向从来不只是作为一个大将军而已,只是因为在现在的大宋大战无数,作为武将的话更容易迎来一个出头之日罢了。
在那些文臣的眼中,凌云就是一个只会打仗,空有蛮力的武痴而已,没有太多人愿意承认他对国家的贡献,虽然他屡立奇功确实做了很多但是在这些文人的眼中却一文不值。
所以如果他直接把这三样东西给献出来的话,恐怕根本没有人会相信,所以他又搬出了她那个神奇的师傅,所以他这个时候那些大臣们可能不知道,但是宋徽宗又怎么会不熟悉?
那可是凌云口中只要想长生,就可以长生的神仙。若现在能如说她的那位神仙师傅流下了三样东西来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宋徽宗自然会深信不疑。
至于说凌云的时候究竟是谁,那自然就是在凌云身上的系统。
恐怕所有的人都很疑惑,究竟是谁教的凌云能够让一个十岁的孩童有如此卓绝的战斗力,不仅在军事上的才能让人惊叹,就连对于朝堂都分析的头头是道。
现在的宋徽宗完全不敢想其他的事情在他的脑海之中,只想要赶快的知道凌云所说的那三种祥瑞究竟是什么东西。
能够让大宋饥荒就是感觉所有的人都吃得饱,穿得暖,这样的功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以让宋微宗和在场所有的大臣们疯狂。
宋徽宗一直以为大宋之所以国力孱弱,是因为有外敌不断的侵扰,他们必须要不断的出动士兵前去抵御,才导致国内如此的孱弱。
还是现在辽国已经被平定了,国内的情况却始终无法得到好转,甚至连一点解决的办法都没有,这使得宋徽宗以及大臣们了解到真正的忧患还是来自于国内的,而不是外敌。
当然就算是知道了事出的原因,却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毕竟那百万饥民并不是纸上的数字,而是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的粮食。
这样的景象,想要解决谈何容易,现在凌云角说他的那位神仙师傅流下了三件宝物,能够解决百姓的饥荒。
第一时间,宋徽宗便想到了那传说中的聚宝盆,虽然只是神话故事里面的,但世间凌云的师傅神通广大,想必有这样的宝物也是有可能的。
“凌云!你可知道欺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下场,你可不要骗朕!此话当真?”
宋徽宗激动得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了,直接站起来对着凌云大声的说到。
随着宋徽宗的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都能看一下的难度,而就在所有人质疑的目光之下,只见凌云面色平静的开口道。“臣,不敢。”
顿时宋徽宗兴奋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与此同时在场的文武百官也纷纷离去了,凌云如此表现,说不定是真的有那种东西,那些勋贵们一时之间也是觉得十分的慌乱了。
蔡京此时也立刻站了出来代替宋徽宗开口询问道。“凌帅,若是你所言并非虚假,可否告知你师傅所留下的那三样祥瑞究竟是何物?如何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这一番话算是问到点子上,所有的官员又将目光集中在了凌云的身上。
只是在凌云才知道现在也不能继续卖关子了,不然的话他恐怕会被这些大臣们当场撕成碎片。
于是乎,就在百官期待的目光之下,凌云缓缓开口道。“这三种东西家师将其命名为土豆,玉米以及小麦!”
“至于如何能够解决万民,实际上这三种东西分别是三种作物。”
“其一的土豆是一种薯类植物,种植于地下。收获之后可以直接食用其根茎。”
“玉米是一异国作物,家师曾在海上远赴蓬莱仙境,采取来此物,种植于地下百天即可成熟。”
“这一次和小妹,想必在座的各位都是十分的熟悉,但是此种小麦,一年可种三季不经霜冻,亩产较之现在就小麦可翻一倍!”
原来是三种粮食作物,听到这里在场的这些大臣们也都明白了,怪不得凌云有如此胆量可以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但是在听过凌云的解释之后,这些大臣们也都没有了先前的激动。
毕竟现在大宋的植物种类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就没有任何一种可以让这些百姓们能够吃饱的。
这些粮食中最高产的小麦最多也是一年两熟,亩产这一个月也就三点左右,就算凌云所带来的粮食真的有奇效,毕竟还是小麦,能多到哪里去?一石?两石?又怎么能够解决这百万饥民的问题?
这样算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才行。
想到这里之前还颇为担忧,那些兄弟们也都放下了心,同时就连宋徽宗也都失去了刚才的热忱,脸色也有些阴沉。
确实是他想的太理所当然了,竟然指望着一个十岁的孩子,去拯救整个大宋。
这世上又怎么可能会有种下就能够吃的粮食,如果还是不下雨,恐怕那些作物都要干枯死了,还是像之前一样颗粒无收界面的问题,仍然是无法得到解决。
而就在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兴趣缺缺的时候,凌云忽然轻声开口,随之而来的话语正在上所有的人都感觉到无比的激动。
“哦对了,家师说那土豆有盐碱地可以种植,一月一收,只是在种植下去的时候浇水即可。”
“大概亩产可以三十石左右吧。”
“玉米大概是十五石,小麦十石。”
凌云这一番话语说出来的时候,整个大殿都没了声音。
再抬头发现所有的目光看向她时,都不禁有些呆滞了。
三十。。这个一户人家吃多久的时间,而且一个月就能够收获一次。
实在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怪不得凌云说可以让整个大宋再也没有饥荒产生。
而宋徽宗却是对凌云颇有意见,他总是不愿意将话一次性的说完,一点点慢慢的说出来,总是在吊着宋徽宗的胃口,在这短短短的一段时间,就已经让宋徽宗经历了几次的大喜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