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颁奖仪式,针对NS方程的讨论会?我都已经证明了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字。
    后来过来的几个人,连理会都不理会他,也只有其中两个认出了他,和他握了下手,就继续和王浩说话了。
    朱鹏就只感觉到非常尴尬,心里默默道,“这就是教训!下次再也不和王浩一起了……”
    很快。
    会议到了开始的时间。
    这一次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评选出274个项目,11名科技专家以及一个国际组织,前来参加的人还是很多的。
    这也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颁奖大会。
    王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摆正姿态,认真听着台上领导的讲话,他一点都不感到困倦,甚至还精神奕奕的。
    等走完前面讲话的流程以后,就到了集体合影拍照的阶段,所有人按照指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随后领导组进场,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
    站在最前排的都是获得重要奖项或是重大项目的负责人。
    王浩也站在了最前排,他的位置处在中间,领导组进场以后,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很快就到了他的位置。
    旁边跟着的记者不断的拍照。
    这时候,王浩都感觉非常的激动,想想父母、亲朋、同事、好友,都会通过新闻看到自己站在这个代表荣誉的会场,看到自己和领导握手。
    这一刻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和领导握手的感受也没什么不同,但领导对于王浩显然非常重视,握手时间持续了好几秒钟。
    等握手结束以后,领导还拍了拍王浩的肩膀,说了一句,“还真是年轻啊!”
    在这个会场里,王浩的年轻就是最大的特征。
    绝大部分来参加大会的都超过四十岁,甚至超过了五十岁、六十岁,极少能看到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学者,更不用说三十岁以下了。
    握手的环节结束以后,就是一起进行合影。
    合影结束,各回各位。
    科学技术颁奖大会进入到最主要的环节,领导宣读了大会最重要的、代表最高荣誉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的是两位老院士。
    这个奖项一般代表了终身的肯定。
    有一个老院士还是坐着轮椅上台的,颁奖的时候也坐在轮椅上,但也激动的泪流满面。
    他们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也代表着获得了终身的荣誉、最高的肯定。
    之后就是自然科学奖。
    二十几年前,自然科学一等奖只会授予单独的个人,但后来因为争议问题就做出过调整。
    争议主要是因为往往一个研究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只颁发给团队中的一个人,对于其他的贡献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后来就调整为针对项目做评选,最高可以的授予对项目贡献最多的五位科学家,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增加人数。
    所以自然科学一等奖公布的人员名单还是比较多的,一共有六个人获奖。
    领导宣读了名单,“获得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是《寻找无穷列式数学转换法》。”
    “获奖人,西海大学,王浩教授!”
    领导继续宣读获奖名单,宣布了一个化学研究项目后,公布了项目对应的获奖人,“获奖人,王启坤院士、秦立新院士、张学明教授、韩前教授以及吕续村教授。”
    获奖名单上的学者马上站起来,接受了全场的掌声,在掌声中一起上台接受领导的颁奖。
    这个时候,好多人就发现了尴尬的情况。
    第一个项目获奖人是王浩,他只有一个人,而且非常年轻。
    第二个项目获奖人有五个,都是五六十岁的学者,其中还有两个院士,他们并排站在另一侧。
    一边是一个人,还非常年轻;另一边是一排人,还都是年纪大的学者。
    他们是获得同一个奖项。
    针对一个项目的颁奖,肯定就只有一个证书,颁奖的领导把证书交到了王浩的手里,和王浩亲切的握手,恭喜他的获奖。
    之后又去了另一边,连续和五个人握手,也只给了一个证书。
    颁奖台上的情况看似很正常,却让台下的学者们产生一种怪异的感觉,仿佛站在台上会非常的尴尬。
    有些学者甚至庆幸起来,“幸好没有获得一等奖,要是一排人上去和一个小年轻站一起,实在太尴尬了。”
    当然。
    这样想只是因为没有获奖。
    另一边的几个人确实感到尴尬,能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接受领导的颁奖,自然心里都非常的激动,但激动中也免不了那么一丝的尴尬。
    和对面的小年轻相比,他们似乎什么也算不上,他们五个人还有身后团队取得的荣誉,和对方一个年轻人是一样的。
    好在尴尬总会结束。
    颁奖仪式结束以后,他们赶紧走下了台,甚至都不想多停留一秒钟。
    王浩倒是没感觉到什么,他只是回到了座位上,就继续看着颁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