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战事提上日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州刺史岐思远(岐盛)带交州兵驰援。”
    陶侃与岐盛,这是四大元帅中的两位,陶侃是各方面的全才,除了好色别的没什么缺点,战场上的本事早已是经过考验。岐盛出身谋士,身材矮小,但是在交州建立了极高的功勋,在四大元帅中军功最大。有他们两路大军对付东海王,众人觉得是靠谱的,水路直接封锁,让对方长江南北很难消息通畅,更不要说人员与物资的流动,继而有陶侃与岐盛的合作,不敢说必胜,但是保住城池不丢还是极有希望的。
    将军府的提议,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解决了东西两路,剩下的便是中间这一路大军,幽州、并州与兖州三路合兵,谁来应对?
    杨奕看了看石凡,对众人回答道:“为了表示尊重,浩然准备亲自统兵出征,而且会调集石闵然(石超)的蜀兵、张德馨(张椒)的江陵兵,以主力姿态布置在宛城一线。”
    众人大概能明白将军府的意思,作为战役而言,石凡觉得中路向北攻城略地,哪怕取得洛京,那也是难啃的骨头,吃到嘴里多半还得吐出来,他真正的目标是扬州,只要夺了此地,整个淮河以南基本都是石凡的领地,至少算是平分了天下,无论是经贸发展,还是军事部署,都会更加的便利。
    但石凡不能明白无误的告诉别人,我的战略意图是这样的。他必须声东击西,在分别安置两翼的攻防之后,石凡煞有其事的主攻中路,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如上面所言,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第二是起到威慑作用,大军在宛城等候,兵力还是配备都处优势,幽州兵、兖州兵还有并州兵,你们不相隶属,到底谁先上?客观上为这三路人马制造压力,辅之以与青州孟观的合作,重新在成都王之外另立新的王储,逼迫大家重新站队。
    参会众人终于明白了,怪不得石凡不急,啰啰嗦嗦半天才提战事,原来他已经胸有成竹,这下就放心多了,荆州有希望挺过这道坎。
    ……
    青州军在进发的途中,“废太子”司马遹似乎找到人生的另一春,身上的盔甲都带颜色,穿得花枝招展的。孟观在旁边看了好笑,心想可不能让他去战场,如此颜色亮丽,老远看的清清楚楚,还不给你射杀了。
    司马遹却不自知,这套盔甲是帐下将领专门为他打造的,穿上以后确实英姿飒爽。他不停催促孟观加快行军,只要打败了石浩然,成都王许诺让位于他,到时候司马遹便能重新崛起。
    在得到成都王的来信之后,孟观已经命人传召天下,目的是防止成都王耍赖。但孟观还是不放心,故意延缓行军,想看看战场上的形势。说到底,还是司马宗室们比较积极,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他们俩率先出兵,在东西两路压迫荆州。
    荆州那边的反应同样很快,西陵城防结结实实,一时半会挡住东海王的进发。在西边,幽州刺史周处、凉州刺史张轨公然与石凡一伙,出潼关后狠狠的钳制禁军,让五万精锐困在原地不能进发。
    而负责北路的三位异姓将领,都在不紧不慢的张望,无论刘琨、王浚还是苟晞,大家伙内心都有提防。战事顺利了可以跟着痛打落水狗,一旦局势胶着,这三位多半不可靠。
    孟观和上面这些人比,他更接近三位异姓将领,你们与石凡打得输赢老子不管,他想的是如何为自己捞取更大的利益。综合评价战事初期,第一个回合基本算是平手,面对石凡这样的对手,孟观不得不仔细谋划。
    正在此时,军卒快马送来一封信,孟观拿过来看了看,石凡写的,内容……
    孟观呵呵笑着,司马遹询问,孟观却没有给他看,而是塞入怀中,嘴上无所谓的说,“可笑的石浩然,居然提出让殿下你做皇太子。”
    司马遹不解,“本王以前就是皇太子,有什么可笑的?”
    孟观答:“殿下是皇太子,那是我们已经昭告天下的,哪里还用他石浩然来帮忙?”
    司马遹这点就不同意了,“将军,话不可这么说,我的十六叔可不是善茬,怎会甘心让出王储之位,既然石浩然提出合作,不妨谈上一谈。”
    孟观问:“是殿下要谈的?”
    司马遹点头,“对!”
    孟观脸上闪现一抹不经意的笑,既如此,殿下,我们好生商议一番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